潇洒幽轩好,清闲令尹才。
庭虚走泉响,门静对山开。
夏可捐班扇,风如到楚台。
羡君成吏隐,终日远纷埃。
【注释】
潇洒:超脱。轩:窗户。清风:指微风。
清闲令尹才:意谓自己有清高的官位,能安于清静。
捐:舍弃。
班扇:用羽毛装饰的扇子,这里借指扇子。楚台:《左传•昭公四年》说:“楚成王登阳关(在今河南省叶县南)东山而望,曰:‘此冈何以名焉?’大夫申舟曰:‘其上有关,有险,而外险数重,以为固矣,虽有君命,无所禀受,此之谓也。”后以“楚台”比喻高峻的山峰。
远纷埃:远离尘世的烦恼。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的心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喜欢幽雅的轩窗,喜欢清闲的令尹,喜欢夏夜的微风,喜欢高峻的山峰。这四句诗,每一句中都有关键词,其中“轩”、“清闲令尹才”、“庭虚”、“门静”等词是关键词,这些词不仅写出了环境的优美,而且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情怀和淡泊名利的思想。
诗的后四句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羡慕隐者的生活:他可以舍弃美丽的扇子,像楚王一样登上高山观赏风光;他可以在没有纷扰的夏日,享受着清凉的山泉声;他可以像隐者一样,远离红尘,与世无争。这四句诗也是关键词,其中“捐”是关键词,它表示舍弃,表现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楚台”是关键词,它表示高峻的山峰,象征着隐者的生活环境;“日”“远”是关键词,它们表示太阳和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官场生活的厌恶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这种情感既源于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欣赏,也源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