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莹彻八窗冰,独爱春郊画有声。
正鲚鱼肥桃涨暖,欲河鲀上荻芽生。
惊雷破柱眠逾稳,明月中庭酌屡更。
应待儿归相从臾,万红堆里槊齐横。
【注释】阿翁:指老人。莹彻:晶莹透彻,像冰一样清润透明。画有声:像画中的鱼、鸟等发出的声音,形容景物栩栩如生。正:正值。鲚(jǐ)鱼:一种小鱼,产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桃:桃花。涨暖:盛开。河鲀(tún):即鮒鱼,生活在浅水中,形似鲤鱼而略大,头长,眼小。荻芽:初生的嫩草。槊(suō)横: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并寄予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开头两句写景,“和老人见寄韵”表明作者应和的是老人赠给他的诗,而题目是“拜和老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清澈透亮的窗户里映出一片碧绿的冰花;春天的郊野上,画着一群鱼儿在跳跃,仿佛它们在歌唱。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冰”比作窗中的“画”,生动地表现了冰的晶莹剔透,同时也表达了他与老人之间的友谊之深厚。“春郊画有声”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画中的鱼儿在跳跃,又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正鲚(jǐ)鱼肥桃涨暖,欲河鲀(tún)上荻芽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正值鳜鱼肥美的时候,桃花盛开,暖洋洋的阳光下,河鲀在水草间游动,仿佛要跃起一般。诗人巧妙地将河鲀的形象与“荻芽”(嫩草)联系起来,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第四句“惊雷破柱眠逾稳”以自然界的“雷破柱”比喻自己的心境宁静、安稳。而第五句“明月中庭酌屡更”则展现了诗人夜晚饮酒的场景,明月下的庭院中,诗人频频举杯,陶醉在这优美的夜色之中。
最后两句“应待儿归相从臾,万红堆里槊齐横”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家人归来时的情景,他们手牵手、肩并肩地走在花海之中,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相互交错在一起。这里的“槊(shuò)横”指的是草木茂盛的样子,诗人用它来形容家人团聚时的欢声笑语。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