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荭照眼似船窗,只欠沙头野鸭双。
花引穟垂丹作佩,叶扶节起翠为幢。
妇收滋味归羹鼎,儿挹馨香赴酒缸。
老我为渠牵午梦,白蘋风冷钓烟江。
这首诗是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释:
次韵高蓼 —— “次韵”在这里指的是模仿前人的诗歌风格进行创作,“高蓼”则是诗中所描述的一种植物。
隰荭照眼似船窗,只欠沙头野鸭双。 —— “隰荭”是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照眼似船窗”形容其色彩鲜艳,仿佛船上的窗户一般。“只欠沙头野鸭双”则是说这种植物虽然美丽,但是缺少了两只野鸭子的陪伴。这里的“沙头”指的是水边的沙石地带,而“野鸭双”则形象地描绘了两只自由自在的野鸭子。
花引穟垂丹作佩,叶扶节起翠为幢。 —— “穟”是一种草本植物,“垂丹作佩”形容它的花朵鲜艳如同佩戴的珠宝。“叶扶节起翠为幢”则是说它的叶子翠绿如同旗帜,给人以美感。
妇收滋味归羹鼎,儿挹馨香赴酒缸。 —— “妇收滋味归羹鼎”描述了妇女们将收获的果实加工成美食的场景。“儿挹馨香赴酒缸”则表现了孩子们将花香带到酒缸中的情景。这里的“馨香”指的是花朵散发出的香气。
老我为渠牵午梦,白蘋风冷钓烟江。 —— “老我为渠牵午梦”表达了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以至于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它的美好。“白蘋风冷钓烟江”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江边钓鱼的场景,周围环境宁静,只有风吹过水面带起的烟雾,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赏析:
此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春日画面。诗人以“隰荭”、“野鸭”、“穟”、“节”、“妇收滋味”、“儿挹馨香”、“牵午梦”、“白蘋风冷钓烟江”等意象,巧妙地勾勒出春天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来看,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