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断江山现法身,大光明里万波旬。
东风归棹津头过,同是慈航得度人。

这首诗是张义立在九顶三绝大像前所作,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众生的慈悲之心。全诗分为三个部分:首两句描述佛像的庄严与法身显现;第二、三句描绘了诗人在大光明中的体验以及与众生共同修行的场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坐断江山现法身,大光明里万波旬。
  • 解释:“坐断”形容佛像庄严肃穆,仿佛山峦般屹立不动,给人以威严之感。“法身”指的是佛陀的真实身体,这里指佛像。“万波旬”可能是指佛像周围的光芒或氛围,如同万道波浪一般。这里的“万波旬”可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佛像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空间。
  • 赏析:“坐断江山”既形容佛像庄严雄伟,也暗示了佛祖的伟大力量和地位。“法身”一词常用于佛教中,表示佛陀的不生不灭、超越一切的精神存在。整句展现了诗人对佛陀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教诲的虔诚信仰。
  1. 东风归棹津头过,同是慈航得度人。
  • 解释:“慈航”通常指观音菩萨,象征着慈悲与智慧。“津头”指的是渡口或者水边,这里可能比喻人生的转折点,如渡口一样重要。“同是慈航得度人”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从佛陀的智慧中获得救赎,得到解脱。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佛教中“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即每个人都具备成佛的潜力。诗人通过“同是慈航得度人”这一形象的表达,传达了佛教救度众生的理念,鼓励人们相信通过修行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佛教中佛陀的崇高地位和其对众生的关爱。诗人通过描绘佛像的庄严和大光明中的体验,以及对众生的悲悯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崇敬和对众生的慈悲之心。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和诗人的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