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畬瀼外竹枝瘦,踏碛滩上桃花肥。
绣衣故乡岂不好,为天下计毋庸归。
【注释】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送即将赴任考功之职,为运送物资到夔门的官员。
烧畬:(烧)田。(畬)山间田地。
踏碛滩上桃花肥:踏上黄沙滩,看见桃花盛开。碛(qi ji)滩:沙洲滩。
绣衣:官服。
故乡:此处指故乡的官府。
为天下计:为国家考虑。
毋庸归:不必返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送行时,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劝勉友人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不要留恋故乡。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意真挚。
烧畬瀼外竹枝瘦,踏碛滩上桃花肥。
绣衣故乡岂不好,为天下计毋庸归。
【注释】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送即将赴任考功之职,为运送物资到夔门的官员。
烧畬:(烧)田。(畬)山间田地。
踏碛滩上桃花肥:踏上黄沙滩,看见桃花盛开。碛(qi ji)滩:沙洲滩。
绣衣:官服。
故乡:此处指故乡的官府。
为天下计:为国家考虑。
毋庸归:不必返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送行时,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劝勉友人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不要留恋故乡。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意真挚。
一池月浸紫薇花出自《直玉堂作》,一池月浸紫薇花的作者是:洪咨夔。 一池月浸紫薇花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池月浸紫薇花的释义是:一池月光倒映,浸泡着紫薇花。 一池月浸紫薇花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池月浸紫薇花的拼音读音是:yī chí yuè jìn zǐ wēi huā。 一池月浸紫薇花是《直玉堂作》的第4句。 一池月浸紫薇花的上半句是: 唱彻五更天未晓。
唱彻五更天未晓出自《直玉堂作》,唱彻五更天未晓的作者是:洪咨夔。 唱彻五更天未晓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唱彻五更天未晓的释义是:唱彻五更天未晓:一直唱到五更天快亮了。 唱彻五更天未晓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唱彻五更天未晓的拼音读音是:chàng chè wǔ gèng tiān wèi xiǎo。 唱彻五更天未晓是《直玉堂作》的第3句。 唱彻五更天未晓的上半句是
浓墨淋漓两相麻出自《直玉堂作》,浓墨淋漓两相麻的作者是:洪咨夔。 浓墨淋漓两相麻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浓墨淋漓两相麻的释义是:浓墨淋漓两相麻:形容字迹书写得浓重有力,如浓墨泼洒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其中,“麻”字双关,既可理解为书写用的麻纸,也含有“麻利、敏捷”之意,比喻书写速度快而准确。 浓墨淋漓两相麻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浓墨淋漓两相麻的拼音读音是
禁门深锁寂无哗出自《直玉堂作》,禁门深锁寂无哗的作者是:洪咨夔。 禁门深锁寂无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禁门深锁寂无哗的释义是:禁门深锁寂无哗:宫门紧闭,寂静无声,无人喧哗。 禁门深锁寂无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禁门深锁寂无哗的拼音读音是:jìn mén shēn suǒ jì wú huā。 禁门深锁寂无哗是《直玉堂作》的第1句。 禁门深锁寂无哗的下半句是
扣门可煞老僧闲出自《为清隐打化僧说偈》,扣门可煞老僧闲的作者是:洪咨夔。 扣门可煞老僧闲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扣门可煞老僧闲的释义是:此句意为:敲门声惊扰了老僧的悠闲。 扣门可煞老僧闲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扣门可煞老僧闲的拼音读音是:kòu mén kě shā lǎo sēng xián。 扣门可煞老僧闲是《为清隐打化僧说偈》的第4句。 扣门可煞老僧闲的上半句是
自欲入城持钵去出自《为清隐打化僧说偈》,自欲入城持钵去的作者是:洪咨夔。 自欲入城持钵去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自欲入城持钵去的释义是:自欲入城持钵去:诗人想要进入城市去化缘。 自欲入城持钵去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自欲入城持钵去的拼音读音是:zì yù rù chéng chí bō qù。 自欲入城持钵去是《为清隐打化僧说偈》的第3句。 自欲入城持钵去的上半句是
鱼鸟依然笑我顽出自《为清隐打化僧说偈》,鱼鸟依然笑我顽的作者是:洪咨夔。 鱼鸟依然笑我顽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鱼鸟依然笑我顽的释义是:鱼鸟依然笑我顽:诗人以鱼鸟自喻,表示即使面对自然界的生灵,自己也依然保持顽皮、不拘小节的本性。这里的“笑我顽”既表达出诗人对自己个性的自豪,也含有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慨。 鱼鸟依然笑我顽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鱼鸟依然笑我顽的拼音读音是
云山幸不求吾是出自《为清隐打化僧说偈》,云山幸不求吾是的作者是:洪咨夔。 云山幸不求吾是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云山幸不求吾是的释义是:云山幸不求吾是:意思是云山之中的人幸而不去追求我是否懂得佛理。这里的“云山”指隐居的处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必追求世间的名利和认可,内心便能获得平静与满足。 云山幸不求吾是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举网掩尽芦花翎出自《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鸿雁行》,举网掩尽芦花翎的作者是:洪咨夔。 举网掩尽芦花翎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举网掩尽芦花翎的释义是:张网捕尽芦花中的雁。 举网掩尽芦花翎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举网掩尽芦花翎的拼音读音是:jǔ wǎng yǎn jǐn lú huā líng。 举网掩尽芦花翎是《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鸿雁行》的第9句。
夜深炬火灭复明出自《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鸿雁行》,夜深炬火灭复明的作者是:洪咨夔。 夜深炬火灭复明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夜深炬火灭复明的释义是:夜深人静时,火炬熄灭后又重新燃起。 夜深炬火灭复明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风格是:诗。 夜深炬火灭复明的拼音读音是:yè shēn jù huǒ miè fù míng。 夜深炬火灭复明是《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鸿雁行》的第8句。
注释:金汤城弃去七百里,珠玉被掠夺一空,六十州的珍珠和玉器都被夺走。 谁生厉阶不可问,桔柏江上风飕飗(sōu)?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朝廷中奸佞当道、忠良遭害的黑暗现实发出的愤怒呼喊,表达了作者的忧国爱民情怀。 第一句“金汤弃去七百里”,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金汤城的失陷。“金汤”指城池的外壕,“弃去七百里”则表明了金汤城已被敌人占领。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金汤城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相对照
注释:自古以来,刀锯鼎镬等刑具都是用来惩治那些诽谤朝政的人。我虽然被冒犯了却并不生气,因为我明白这是天意,是上天了解尧帝的仁爱之心。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尧舜时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坦荡的胸怀。首句用“刀锯鼎镬”象征刑法,暗讽当今之世,奸邪当道,正直之士往往遭到贬斥和打压。第二句则以“掁触”“不怒”等词语表达自己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性格。第三句则是对尧舜时代政治清明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 想要鸣叫却不敢鸣,衔着马嘴却无法发声;想要离去却不能离开,羸弱的羊角羝(公羊)却无法挣脱。 巨大的声音冲天而起,河汉为之裂开;只有一只小船载着你,飞上岷江之西。 注释:欲鸣(yuè míng):想发出声音。衔口马:嘴里衔着马。羸(léi)角羝(dī):瘦瘠的羊角羝,即公羊。排天:冲向天空。绝叫(jué jiào):巨大的叫声。河汉:银河。裂:裂开。只舸:一只船。飞上:载着。岷江
注释:四肢谁谓可无骨,五脏自信难留寒。 跂予望之不得语,但愿万里书平安。 译文:四肢谁能说不需要骨头?五脏相信自己难以留住寒冷。 我望着你只能无语凝噎,只希望你们能万里平安。 赏析: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写游考功将漕夔门,表达自己对好友的不舍之情和对朋友一路平安的美好祝愿。诗人用“四肢谁谓可无骨,五脏自信难留寒”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两句“跂予望之不得语
路逢徽州送牡丹入都 飞絮游丝弄霁华,出门芳草渺天涯。 太平莫道全无象,脱绣鸣铃传送花。 注释:飞絮和游丝在晴朗的天空中飞舞,迎接着春日的到来。走出门来,眼前是一片茫茫的芳草地,延伸到天边。不要认为天下太平就没有征兆,就像脱了锦绣的马车上响着铃声,将牡丹花送往京城一样。 赏析:此诗首联写春天景象,颔联点出“入都”之事。颈联用“莫道”、“全无象”等语,表达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注释】 金丸未熟:指樱桃尚未熟透。 锦幄俱空:比喻芍药花盛开,满树繁花,好像帐幔都空了一般。 物化:万物化生,这里指花的开放。 床头有酒为君开:指我为你斟上一杯美酒,以助你消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初夏时写给朋友徐锦囊的一首绝句。此诗描写初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机。首句写樱桃尚未成熟,第二句写芍药花开,第三句写两人共坐晚凉,观赏万物化生的景象,最后一句说为了友人消暑,我为你斟上一杯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