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放梅梢一个春,枇杷花已玉嶙峋。
霜靴带取苔痕去,应被孤猿野鹤嗔。

【注释】仲冬:农历十一月,冬季。庵谒:到寺院中拜谒。墓遂:墓地顺路。都:这里指京城(今北京)。梅梢:梅花枝头。春:春天。枇杷花:指白色的枇杷花。玉嶙峋:像玉石一样晶莹洁白。苔痕:苔藓的痕迹。霜靴:冬天的靴子,因霜打而结冰。嗔:生气、发怒。

【赏析一】此诗写于诗人在京都途中,先写初冬时节,山寺中梅花未放,而野寺之枇杷花开如雪,然后写去往京城路上所见的景色。“霜靴带取苔痕去”,是说霜打的青苔痕迹已被踩得稀薄了,可见诗人走得很快。最后以孤猿野鹤嗔怪诗人践踏其栖息之地为景,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赏析二】本诗描写了仲冬至春之交时的自然景观和心情感受。首句“仲冬九日还可庵谒墓”写诗人在仲冬时节来到寺庙拜谒坟墓的情景。次句“未放梅梢一个春”则写仲冬时节,山上的梅花还没有盛开,但野寺中的枇杷花却开得洁白如雪,与山下山上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句“霜靴带取苔痕去”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情景,因为霜打而形成的青苔痕迹已经被踩得稀薄了。最后两句“应被孤猿野鹤嗔,”则是以孤猿野鹤嗔怪诗人践踏其栖息之地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敬畏之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