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壁双尖长剑倚,博山突兀晴烟紫。
槐里先生醉欲醒,丫山道人定初起。
摩挲两眼看飞虹,猛悟此身如此水。
昆仑绝顶有真瀑,倒泻生肥玉池里。
淙淙夜半漱白石,十二琼楼浸清泚。
是中有味人不知,白练银河较形似。

瀑布

青壁双尖长剑倚,博山突兀晴烟紫。

槐里先生醉欲醒,丫山道人定初起。

摩挲两眼看飞虹,猛悟此身如此水。

昆仑绝顶有真瀑,倒泻生肥玉池里。

淙淙夜半漱白石,十二琼楼浸清泚。

是中有味人不知,白练银河较形似。

【注释】:

①瀑布:形容水流奔腾直下,气势磅礴的景象。

②青壁:青色的山崖。

③双尖:两峰并立,如两把利剑。

④博山:即博山炉。一种以香木为炭,以铜作鼎,以熏衣服的器具。

⑤槐里先生:指陶渊明。

⑥丫山道人:指陶渊明的好友孟浩然。

⑦摩挲:用手抚摩。

⑧十二琼楼:用十二种美玉制成的楼台。这里指仙人所居的宫殿,即蓬莱阁。

⑨白练银河:银河,即天上的天河。白练,喻银河之白。

【赏析】:《瀑布》一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韵脚相同,平仄相对,朗朗上口。前六句写瀑布,后两句写瀑布旁的美景及诗人的感受。

前六句写瀑布,描写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景象。首句“青壁双尖长剑倚”中“青壁”指的是青色的山崖,“双尖”指的是两座山峰并排耸立,像两把锋利的长剑。次句“博山突兀晴烟紫”中“博山”指的是博山炉,是一种用来熏衣物的器具,“突兀”形容山峰高耸,“晴烟紫”形容山峰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紫色一片。第三句“槐里先生醉欲醒”,中“槐里”指的是槐树下,“先生”指的是陶渊明,他曾经隐居在庐山下的南冈,所以称其为“先生”。“醉欲醒”表示陶渊明饮酒后感到清醒,想要醒来。第四句“丫山道人定初起”,中“丫山”指的是位于庐山南边的一座小山,“道人”指的是陶渊明的朋友孟浩然。第五句“摩挲两眼看飞虹”中“摩挲”意为抚摸、触摸,“两眼”指双眼,“看飞虹”指的是观赏彩虹。第六句“猛悟此身如此水”中“猛悟”意为突然理解、领悟,“此身如此水”比喻自己如同瀑布一般流淌不息。第七句“昆仑绝顶有真瀑,倒泻生肥玉池里”中“昆仑绝顶”指的是昆仑山上的最高峰,“真瀑”指的是真正的瀑布,“玉池”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水潭。第八句“淙淙夜半漱白石,十二琼楼浸清泚”中“淙淙”意为流水声音,“漱白石”指的是水流冲击白色石头的声音,“十二琼楼”指的是仙人居住的宫殿,“浸清泚”意为被清澈的水冲洗。

后两句写瀑布旁的美景和诗人的感受。最后两句“是中有味人不知,白练银河较形似”中“是中有味”指的是瀑布旁的风景让人陶醉其中,但一般人却不知道;“白练银河”比喻瀑布旁边的美景如同银河一般美丽壮观。“较形似”意为比较它们的形状相似。整首诗通过描绘瀑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