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以眼听,观音以耳观。谓得观听真,竟被耳眼瞒。
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万法本来空,蒙头都不管。
君不见大藏五千四十八卷,第一句如是我闻无着处。

治平寺清音堂的诗句翻译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普门以眼听,观音以耳观。
  • 此句描绘了菩萨和佛陀的神通广大,他们通过不同的感官来观察世界,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包容。
  • 谓得观听真,竟被耳眼瞒。
  • 虽然菩萨和佛陀能够洞察真理,但有时却会被外界的假象或误解所迷惑。
  • 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
  • 这句表达了某种力量或现象对观音菩萨和佛陀的耳朵和眼睛造成了干扰或损害。
  1. 关键词注释
  • 治平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座寺庙,是洪咨夔的家庙。
  • 清音堂:指的是清音阁,位于治平寺内的一座佛塔,也是洪咨夔的诗作背景之一。
  • 万法本来空:意指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真正的实在性。
  • 蒙头都不管: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使面对纷扰的世界也不加以干预。
  1. 诗句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菩萨和佛陀的神通广大及其与外界的互动,展现了他们对真理的洞察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真理和现象的看法。
  • 诗句中的“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表达了一种对外界干扰和误解的超脱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和内心平静的愿望。
  • “万法本来空”强调了世间万物的无常性和无我性,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不被过去和未来所束缚。
  • “蒙头都不管”则传达了一种淡然处世、不问世事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冷静和理智,不受外界干扰。

《治平寺清音堂》不仅展现了洪咨夔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