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流对月暗悲酸,瘦立东风自怯寒。
湘水佳人方告疾,帝都才子亦非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万里云山无路去,虚劳魂梦过湘滩。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又赠 - “又”字表明这是诗人对前文所赠之人的再度慰问。
- 临流对月暗悲酸,瘦立东风自怯寒 - 描述诗人在流水旁边对着月亮默默流泪,身体虽因风而显得消瘦却感到寒冷,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哀怨和孤独。
- 湘水佳人方告疾,帝都才子亦非安 - 这里的“湘水佳人”可能暗指一位女子,她在生病时被提及;“帝都才子”则可能是诗人自己或他人的代称,意味着他们在帝都(长安)这样的繁华都市里并不感到安全或平静。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 通过春蚕吐丝至死、蜡烛燃尽其烛泪的情景来比喻自己或他人为理想、信仰而不懈努力,直至生命的尽头。
- 万里云山无路去,虚劳魂梦过湘滩 - 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思念以及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困扰,暗示着尽管努力前行却难以实现心中的愿望或目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深情与无奈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物状态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苦闷。首句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再次向某人致以慰问的情感。接着,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心中的悲酸和孤独。特别是第三四句,利用典型的象征手法(如“春蚕”和“蜡烛”),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执着追求的坚持和牺牲,以及对理想无法达成的无力感。最后的两句更增添了一份惆怅,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和未知的恐惧及徒劳无功的悲哀。总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的对话,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