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立淮南将,胡来竞退师。
折冲潜白羽,告捷闹黄旗。
已报瓜洲败,还惊采石危。
边防恃天堑,百万岂熊罴。

【注释】

①鼎立:三面对峙。

②竞退师:竞,争;胡来,胡人。竞,争相。退师,指退兵。

③折冲:折断敌人的长矛。

④白羽:指白色的羽毛,这里代指战旗。

⑤告捷闹黄旗:告捷,报喜;黄旗,古代军队中用于指挥的旗帜。

⑥瓜洲败:瓜洲战役失败。瓜洲,今属江苏省扬州市,在长江北岸。

⑦采石危:采石山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是长江东岸的一个险要地带。

⑧天堑:天然形成的深沟,如今天的长江、黄河等。

⑨百万:形容兵力强大。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三国时期孙权对曹魏发动的大规模水陆联合进攻。诗中的“三将”,指的是孙权、周瑜和鲁肃三位大将,他们共同策划并指挥了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首句“鼎立淮南将”,描绘出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孙权领导的东吴政权处于南方,与北方的曹魏形成对峙状态。这里的“鼎立”既指三国鼎力的局面,也暗指孙权的势力在三国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句“胡来竟退师”,描述了孙权率领大军南下,意图北伐曹魏的情景。这里的“胡来”可以理解为孙权的行动大胆而有力,他不仅亲自挂帅出征,而且采取了积极进取的策略。而“竞退师”则表明他的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迫使曹魏不得不撤退。

第三句“折冲潜白羽”,则是对孙权军事才能的进一步展现。这里的“折冲”意味着战胜强敌;而“潜白羽”则可能是指孙权派遣的一支精锐部队或秘密力量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孙权在战争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告捷闹黄旗”,指的是在一次战斗中,孙权的军队成功地攻占了曹魏的一个重要据点,并在那里悬挂起一面红旗庆祝胜利。而“黄旗”则象征着胜利的标志,代表着孙权的军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最后两句“已报瓜洲败”和“还惊采石危”,则进一步展示了孙权军队的实力和影响力。其中“瓜洲败”指的是孙权军队曾经在瓜洲战役中击败曹魏军队,而“采石危”则可能是指孙权军队在采石山上取得的一次险胜。这些胜利都表明了孙权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坚定信念。

这首诗通过对孙权军队的描述,展现了三国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战争场面和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