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牡驰原隰,侯邦害必除。
疲民端可念,茅舍未如初。
消息三春异,创痍二纪馀。
君王心在远,谕意倚相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的技巧,以及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并赏析。

四牡驰原隰(sì zhī),侯邦害必除。

译文:公羊驾着四匹良马奔驰于原野和洼地。

“侯邦”是诸侯之国,这里指魏国。《诗经·魏风》中有《硕鼠》诗:“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是一首讽刺剥削者的作品。这里的“侯邦”,也指魏国,借指魏国君主魏王。

“害”指祸患。

“疲民”即疲弊的百姓。

“端”是“才”的意思。

“茅舍未如初”意谓茅屋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指战乱后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消息三春异”,意思是春天的消息传来,与往年不一样了。

“创痍二纪馀”,意思谓创伤延续两年有余。

“君王心在远”,意思是说魏王的心思飘忽不定,不能专一。

“谕意倚相如”,意思是说君王的心思寄托在相如身上。

【答案】

①“四牡驰原隰”:用《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四牡騑騑”起兴,写魏武侯出行的情景。四匹良马驾车奔驰于原野和洼地,写出魏武侯威武雄壮的气派和对国家的关怀。

②“侯邦害必除”:意为魏国的灾祸一定消除。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魏武侯时魏国已开始衰落,但魏武侯仍以霸主自居,他发动五霸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大败秦国,使魏成为中原霸主。魏武侯死后,魏君骄奢淫逸,政治腐败,终于导致魏国的灭亡。魏武侯去世以后,魏国的灾祸不断出现,魏君无心治理国家,魏国内部矛盾激化,外患频临。魏王心思飘忽不定,无法实现统一大业。

③“疲民端可念”:意为疲困不堪的人民实在令人忧虑。魏武侯发动五霸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大败秦国之后,魏君骄奢淫逸,政治腐败,使魏国内部矛盾激化,外患频临。魏王心思飘忽不定,无法实现统一大业,疲困不堪的人民着实令人担忧。

④“茅舍未如初”:意为百姓的房屋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由于魏王不理朝政,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魏国内部的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

⑤“消息三春异”,意思是说春天的消息传来,与往年不一样了。“消息”在这里是消息的意思,三春指的是孟春、仲春、季春。三春之间有不同,说明魏国内部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⑥“创痍二纪馀”:意思是说创伤延续两年有余。“创痍”指创伤,“纪”是时间单位,一“纪”大约相当于十二年。魏王心思飘忽不定,无法实现统一大业,疲困不堪的人民着实令人担忧,魏国的内部矛盾激化,外患频临。

⑦“君王心在远”:意思是说魏王的心思寄托在相如身上。魏王心思不定,无法实现统一大业,疲困不堪的人民着实令人担忧。

⑧“谕意倚相如”:意思是说君王的心思寄托在相如身上。魏王的心思飘忽不定,无法实现统一大业,疲惫不堪的人民着实令人担忧;魏国内的部矛盾激化,外患频临;魏王心思不定,无法实现统一大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