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登月窟,转盼戛天池。
十载董狐笔,两州龚遂祠。
文章传古法,名姓畏人知。
忽作龙蛇梦,今无甲子疑。

【注释】

  1. 登月窟:指登上月球。月窟,即月宫,传说中月宫在月之中。
  2. 董狐笔: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董狐为太史记事,秉笔直书,不为尊卑贵贱曲笔,后因用“董狐笔”比喻正直的史官。
  3. 龚遂祠:东汉时,渤海太守龚遂治水有功,百姓感念其德,在其治所建祠立庙,称为“龚遂祠”。后用以称颂地方官吏政绩卓著,受到百姓爱戴。
  4. 甲子疑:指历法中的“甲子”年份。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故有“甲子”之称。此处借指时间之长。
    【赏析】
    《中大族伯挽诗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两首诗是李绅在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任中书舍人时所作的挽词。作者通过赞美中大族伯的功德,表现了对中大族伯的怀念之情。
    其一:“笑谈登月窟,转盼戛天池。”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笑谈间便已登上了月宫,转眼之间又俯视着天池。这里的“笑谈”和“转盼”,都是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中大族伯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地位。
    其二:“十载董狐笔,两州龚遂祠。”这两句的意思是:他在十年的时间里,像董狐那样秉笔直书,为民请命;又像龚遂那样造福于民,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这里的“董狐笔”和“龚遂祠”,都是用来比喻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
    第三联:“文章传古法,名姓畏人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的文章能够传承古代的学问,而且他的名字也让人感到敬畏。这里的“古法”和“名姓”,都是用来形容他的成就和声誉。
    最后一句:“忽作龙蛇梦,今无甲子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突然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龙或蛇,但醒来之后却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梦;他也没有怀疑过时间的长短。这里的“甲子疑”是指人们对于时间的疑惑。
    整首诗通过对中大族伯生平事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