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社承颜旧,情非数面亲。
令名高月旦,和气蔼阳春。
乍阔谈挥麈,俄惊冢卧麟。
濡毫记遗事,顾我不如人。
诗句释义:
- 里社承颜旧 - “里社”可能指的是乡村或地方的聚会,而“承颜旧”表示长久以来一直保持着亲密关系。
- 情非数面亲 - “情非数面亲”表达了尽管只是见面几次,但感情已经非常深厚,不是简单的表面亲近。
- 令名高月旦 - “令名”意味着美好的名声或者赞誉,“高月旦”则是指好的名声如同明月一样被高度赞扬或认可。
- 和气蔼阳春 - “和气”通常指和谐的气氛,“蔼阳春”则形容这种气氛如同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乍阔谈挥麈 - “乍阔谈”可能是指突然之间开始讨论或谈话,“挥麈”是一种古代用于指挥或讨论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在讨论中自如地挥洒言辞。
- 俄惊冢卧麟 - “俄”在这里可能是一个词义上的连接词,表示时间很短;“冢”在这里可能指坟墓,“卧麟”则是指像麒麟一样沉睡的墓主。
- 濡毫记遗事 - “濡毫”意为沾湿笔尖,准备写作或绘画,“记遗事”则是指记录过去的事情或记忆。
- 顾我不如人 - “顾我”指回头看自己,“不如人”则是说相比他人自己有所不足。
译文:
向通判挽诗二首
久已共处乡里间,情深意重却难得一见。
你的美好名声如月般皎洁,受到众人的赞誉与尊敬。
偶尔交谈时,你挥动麈尾如挥舞指挥棒,轻松自如地引导话题。
短暂的时间内,仿佛看到你像麒麟一样安详地沉睡于坟墓之中。
拿起笔来回忆过去的往事,发现我与你相比,似乎有些不足。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某人的挽诗,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敬意。诗人通过描写与对方共处乡里的亲密关系、对方的好名声以及两人之间的短暂交流,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联系。同时,通过对对方去世的场景描绘(如冢卧麟),增加了诗句的戏剧性和画面感。结尾部分的自我反思,反映了诗人对友情价值的认识和珍惜。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深情,充满了对逝者的缅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