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深深俯碧潭,有僧酌茶延我谈。
千岩状秀蹑风磴,万竹含翠藏云庵。
西来指柏本无着,一见悟桃须再参。
登临已是秋欲半,霜叶枝头才两三。
【赏析】
《宿广润寺书伦上人灵云庵》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王勃。
首句“宝地深深俯碧潭”,描写了广润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广润寺位于山间水边,环境幽静,景色优美。这里的“宝地”、“碧潭”都是对广润寺美丽景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有僧酌茶延我谈”,描述了与和尚的交往。诗人被邀请到灵云庵与僧人一起品茶、聊天,这种交流让他感受到了佛教的智慧。这里,“酌茶”和“延我谈”都体现了诗人对这次经历的期待和兴奋。
第三句“千岩状秀蹑风磴,万竹含翠藏云庵”,描绘了灵云庵的自然风光。千岩峭立,秀丽挺拔;万竹葱茏,翠色欲滴。这些自然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流连忘返。这里,“千岩”和“万竹”都是对灵云庵风景的具体描绘,通过这些细节表现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西来指柏本无着,一见悟桃须再参。”这句诗引用了禅宗公案,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禅宗认为,一切皆空,一切皆无,这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这种思想的认同和接受。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已经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达到了心灵的解脱。
第五句“登临已是秋欲半,霜叶枝头才两三”,描绘了诗人在灵云庵的所见所感。诗人已经登上了灵云庵,秋天的气息已经弥漫整个山谷。这里的“秋欲半”和“霜叶”都体现了秋天的特点,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这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广润寺和灵云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佛法的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