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浓云日夕昏,举头烟雨暗前村。
风随重客清葵扇,月为佳人射翠樽。
依旧建瓴攲屋角,几番携杖失溪痕。
小枰已在纱窗下,欲把明琼看倒盆。
这首诗的译文:
入夏浓云日夕昏,举头烟雨暗前村。
风随重客清葵扇,月为佳人射翠樽。
依旧建瓴攲屋角,几番携杖失溪痕。
小枰已在纱窗下,欲把明琼看倒盆。
注释:
-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
- 流杯:古代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即用酒杯轮流斟酒。
- 渭师:指唐代诗人李涉,字子正。
- 次其韵:以同词作韵来和诗。
- 浓云:乌云密布的天空。
- 日夕昏:天色昏暗。
- 举头烟雨暗前村:抬头看到天空中的乌云遮住了太阳,使整个村庄显得阴暗。
- 风随:形容风随着客人而来。
- 重客:指尊贵的客人。
- 清葵扇:比喻客人手中的扇子。
- 月为佳人射翠樽:形容月亮照亮了佳人的面庞,使她看起来如同在宴会上一样美丽。
- 依旧:仍然,依然。
- 建瓴:意为水从高处倾泻而下,这里比喻大雨倾盆而下。
- 欹(qī)屋角:倾斜的屋顶。
- 携杖:拿着拐杖。
- 溪痕:小溪的流水痕迹。
- 小枰(píng):棋盘上的小格子。
- 纱窗:窗户上挂着的薄纱。
- 明琼:明亮的玉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以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首句“入夏浓云日夕昏”,描绘了夏天傍晚时分,乌云密布的情景。紧接着,“举头烟雨暗前村”,又描述了雨水让前村变得模糊不清的情景。
第二句“风随重客清葵扇”,表现了客人手持扇子,被风吹得轻轻摇动的画面,形象生动。接下来,“月为佳人射翠樽”,则描绘了月光照射下佳人身姿如画,美不胜收的场景。
第三句“依旧建瓴攲屋角”,通过大雨倾盆而下的壮观场面,再次强调了夏夜的炎热与暴雨给人们带来的冲击。第四句“几番携杖失溪痕”,则描述了大雨中行走的人们,因为雨水打湿了地面,导致他们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最后两句“小枰已在纱窗下,欲把明琼看倒盆”,则是对前面景象的补充,描绘了雨水落在棋盘上的小格子上,形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案,就像将明亮的玉石倒置在盆里一般。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夏天夜晚暴雨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