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牛戴笠牧童昏,安得斜阳过别村。
户外涎蜗行半壁,床头渴鼠侧空樽。
花残莺老浑如梦,水到渠成不见痕。
天意未晴人未饮,家奴款曲办籸盆。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首联写诗人驱牛、牧童,在雨中劳作的情景,“排闷”二字点明主旨。“斜阳过别村”,“斜阳”指落日,这里指太阳即将落山。“安得”,如何能得到?意思是:怎样才能得到这难得的美景?“过别村”,指太阳落下去后,余晖照射到另一座村庄上。“炊烟起处,便是人家”。颔联承接上句,写诗人在夕阳西下时,来到另一座村庄。看到炊烟袅袅升起的地方,就是人家了。颈联承上启下,用拟人化手法,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诗人看到夕阳西坠,便想到自己的家;看到炊烟,就想到家中的人。“涎蜗”,比喻自己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行;“渴鼠”,比喻自己像老鼠一样贪馋。“行半壁”,形容自己走得很慢。尾联写诗人看到炊烟,就想到家中的人,而自己还没有吃晚饭,只好在屋檐下等待。诗人看到炊烟升起后,就想到自己还没有吃晚饭,只好在屋檐下等饭。
【答案】
①排闷②炊烟起处,便是人家(③涎蜗④渴鼠⑤涎蜗⑥渴鼠⑦涎蜗⑧渴鼠⑨涎蜗⑩渴鼠
译文:
雨中驱牛牧童昏,安得斜阳过别村。
户外涎蜗行半壁,床头渴鼠侧空樽。
花残莺老浑如梦,水到渠成不见痕。
天意未晴人未饮,家奴款曲办籸盆。
赏析:
这首诗是晚唐著名诗人李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七绝。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当时作者正在长安任监察御史。诗的前两联分别写了雨夜归来,以及日暮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第三联由物及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第四联写自己因为不能回家吃饭而愁苦万分,第五联写自己因为不能回家吃饭而感到十分失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语言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