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珍台腆旧仪,趣归方俟诏封泥。
人生七十古犹少,执政二三今与齐。
忽见墓门陈石马,空怀宾阁奉金犀。
不须知识方流涕,处处俱成桃李蹊。
【注释】
①“郭太尉”句:郭子仪是唐肃宗时任左丞相,后为唐代名将。此诗应作于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701年)。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借挽歌的形式抒发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②“趣归方俟诏封泥”:意思是说,我急切地盼望着诏书的下达,好让我回到朝廷任职。
③“人生七十古犹少”:意即人生七十,尚不足为奇;这里指人虽老,但志气未衰。
④“执政二三今与齐”:意即在朝廷当政的人已不是当年那么多了,现在也和当年差不多了。
⑤“忽见墓门陈石马”:意即忽然间看到墓道门前陈列着石马,这石马象征着生前的荣宠,如今却只能作为祭奠品而供奉在坟墓里。
⑥“空怀宾阁奉金犀”:意即心中怀着往日在宾客馆舍中接受赏赐、侍候皇帝时的快乐,如今却只能在墓地中凭吊。
⑦“不须知识方流涕”:意即用不着担心自己会流泪,因为一切都过去了。
⑧“桃李蹊”:《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左传·隐公三年》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后来庄公与母亲武姜争权,庄公杀死了自己的共叔段。共叔段逃亡在外,又联合母弟共叔段,一起攻打京城,最后失败被诛。所以,这里以“桃李”代称兄弟,表示悼念之意。
⑨赏析: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701年),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诗人借挽歌的形式抒发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