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春风面,先闻乐府名。
洗妆侬出塞,进艇客登瀛。

诗句原文:

未识春风面,先闻乐府名。
洗妆侬出塞,进艇客登瀛。

翻译:

  • 尚未能见到春天的面容,就已经听到了《乐府》的名字。
  • 清洗妆容之后我踏上出塞的道路,乘坐小舟的客人登上了仙山。

注释:

  • 春风面:指春天的景色,也指春天的气息和面貌。春风是温暖和煦的,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而春天的景色则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 乐府:《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古乐府者,汉乐府也”。乐府原为官署名称,后来成为音乐和诗歌的总称。在这里,乐府指的是古代的诗歌和歌曲,它们通常用于娱乐和传达情感。这里的“乐府名”可能是指诗人对某些著名乐府作品的赞赏或提及。
  • 出塞:指进入边远地区或边疆地带。在古代中国,出塞是一种常见的军事行动和国家政策,象征着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出塞也可以指个人为了某种原因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 进艇客登瀛:指乘坐小舟的人登上了仙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瀛洲、仙山等都是富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常常被用来象征神仙居住之地或美好的境界。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木兰:一种植物,又称木莲。在古代,木兰常被用来制作乐器或装饰品。木兰花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坚韧和纯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诗中的“未识春风面”与“先闻乐府名”,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尚未到来的春天与即将听到的音乐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期待的画面。同时,诗中的“洗妆”、“出塞”、“进艇”等意象,也都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此外,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体现了他对自然和文化传统的热爱与尊重。通过对木兰的描述,诗人还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审美趣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