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艳对枯筇,西来解后同。
折花羞鬓白,未插已颜红。

【注释】:

①榴艳:指石榴花红艳照人。

②对枯筇:对着枯萎的竹杖。

③西来:从西方来的。

④解后:指解下。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榴花、竹杖、折花等为题材,通过描写,赞美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高雅情趣。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形象生动鲜明,寓意深远。

首句“榴艳对枯筇”,描绘出一种色彩艳丽的景象。榴花盛开,鲜艳夺目,而竹子却是枯槁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颔联“西来解后同”,则描绘出一幅解下竹杖,一同欣赏美景的画面。这不仅是动作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诗人与友人一起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种场景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悠闲和美好。

颈联“折花羞鬓白,未插已颜红”,则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这里的“折花”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更是一种象征。花朵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而白发则代表了衰老和疲惫。然而,在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朵时,诗人的心情却变得愉快起来。他的笑容如同花朵一样绽放,连白发也显得更加有活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一种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