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防瓠子挠西京,向者河堤役不宁。
胡虏任教流就下,始知谈舌误朝廷。
绝句
宣防瓠子挠西京,向者河堤役不宁。
胡虏任教流就下,始知谈舌误朝廷。
译文:
宣防瓠子(指瓠子河)冲击西京城,过去河堤修建工程不安宁。胡人任凭河水流淌而下,才知道空谈无益于国家。
赏析: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边塞军事形势的担忧以及对朝廷决策失误的批评。首句“宣防瓠子挠西京”,通过瓠子河冲击西京这一自然现象,象征了边塞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动荡不安。而“向者河堤役不宁”则进一步描绘了过去河堤修筑工程的艰辛,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安。
第二句“胡虏任教流就下”,表达了对敌军轻视和低估的态度。这里的“胡虏”指的是入侵的外族敌人,他们被诗人视为无足轻重,甚至不屑一顾。这反映了当时一些官员对外敌的轻视,认为只要加强防守就能抵御外侵。然而,诗人随后以“始知谈舌误朝廷”为转折,揭示了这种错误观念的荒谬性。
全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军事形势,强调了对外侵略的严重危害,以及朝廷决策中存在的问题。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朝廷决策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