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激水蟹舍寒,渔火献俘清夜阑。
不烹五鼎若赊死,使之骨醉尤加餐。
尺半之鱼鳞六六,同入糟丘随小牍。
鼎来兼味口流涎,可使盘中食无肉。
浔阳从事姿南金,高山调古谁知音。
宁同娵隅作蛮语,生憎郭索多躁心。
檐头雪消春有意,洗盏开尊宜一醉。
持螯颇忆左手同,尺素不妨时遣使。
谢景高兄惠鱼蟹
霜风激水蟹舍寒,渔火献俘清夜阑。
不烹五鼎若赊死,使之骨醉尤加餐。
尺半之鱼鳞六六,同入糟丘随小牍。
鼎来兼味口流涎,可使盘中食无肉。
浔阳从事姿南金,高山调古谁知音。
宁同娵隅作蛮语,生憎郭索多躁心。
檐头雪消春有意,洗盏开尊宜一醉。
持螯颇忆左手同,尺素不妨时遣使。
【注释】:
- 谢景高兄:作者的朋友。景高,名不详。2. 蟹舍寒:指蟹舍在秋末初冬的时候已经冷清了。3. 五鼎:古代的烹饪用具,形似鼎,用以盛放五味调料。4. 若赊死:像死了一样的滋味。5. 骨醉尤加餐:比喻味道非常美妙,吃起来仿佛骨头都沉醉了一样。6. 尺半之:指长度为一尺半(约合0.9米)的蟹。7. 同:一起。8. 糟丘:用酒坛子堆积而成的山。9. 小牍:小木简。10. 调古谁知音:意思是不知古人是否懂得这种味道。11. 娵隅:指偏僻的角落。12. 蛮语:指少数民族的语言,这里指方言。13. 郭索:形容急躁不安。14. 檐头雪消春有意:意思是屋檐上的积雪融化,预示着春天来了,有生气了。15. 洗盏开尊:指洗杯子准备喝酒。16. 左:手的左边,即右手边。17. 尺素:指书信或信札的长度,这里指短小的纸条。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中以“蟹”为题,描写了诗人对朋友所赠螃蟹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是说,在凛冽的寒风中,螃蟹的居所已经变得十分寒冷。这里的”霜风”、”寒”都是描写环境,而“激水”、“渔火”、“清夜”等都是描绘夜晚的景象。第二句是说,在清幽的月夜,渔人将捕获的俘虏献给了朝廷。第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螃蟹美味的喜爱,他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品尝那些没有味道的食物。第四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螃蟹的赞美之情,认为它的味道足以让人沉醉。
第五句则通过数字来形象地描述了螃蟹的大小和数量之多,与后面的诗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六句则是对螃蟹的外形进行了描绘,与前面的诗句相呼应。第七句则通过对螃蟹味道的描绘来表现其独特的风味。第八句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的看法。第九句则是通过描述自己的心情状态来表达对于这种心情的不满和反感。第十句则再次提到了对螃蟹的喜爱之情,只是这一次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螃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食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