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峰三十六,耸壑寿松多节目。
真工曲突扫芳煤,介圭拱璧陈玄玉。
浙河千里兹滥觞,万谷之皮捣冰霜。
肌理细腻色白皙,蜀网剡藤难雁行。
使君来自岷峨麓,曾赋客卿朝奏牍。
细字不作蝇头书,高文富有牛腰轴。
向来平步第一螭,勇退宛在番之湄。
陶泓毛颖幸旅进,快写元和圣德诗。
【注释】
①歙县:今属安徽,唐时为徽州。
②真工:指纸的质地和制作工艺。曲突:用木柴引火,使之不生烟。
③介圭拱璧:古代祭祀用的玉器。陈:陈列。玄玉:黑色而有纹路的美玉。
④浙河:《尚书大传》载:“禹治水,九川涤其五溪。”后以“浙”代指长江上游地区。滥觞:江水源头。此泛指江源。
⑤蜀网:织布的网具,这里代指丝织品。剡(shàn)藤:一种有尖刺的植物,用来编成渔网。雁行:排列成行列。
⑥客卿:西汉人张骞,字子卿,汉武帝时出使西域。
⑦细字:小篆字体。蝇头:形容书法细小如蝇头。高文:文章高超。牛腰轴:指大手笔。
⑧第一螭:指龙,古人认为龙能登九天。平步:平地一跃而登天。宛在番之湄:指隐居在南方。番、湄都是水边的意思。
⑨陶泓:地名,即陶泓驿,古驿站名,在今安徽绩溪。毛颖:相传春秋时鲁国的毛伯升善于写毛笔,他的笔尖锋利如锥,可以写字。幸旅进:幸运地得以献上自己的作品。
【译文】
黄山三十六峰奇峻秀拔,壑谷中寿松枝节多姿多彩。
精心制作的纸墨真工,扫尽炉旁芳香煤炭。
精美的玉器陈设案上,美玉光泽映照碧空。
长江源头千里流泉涌,万谷之皮凝结了寒霜。
丝织品的肌理细腻白如脂,蜀地生产的丝织品难以相比。
使君来自岷峨山麓,曾赋诗篇献给朝廷奏疏。
书写时不用蝇头小楷,而是高文大笔挥洒自如。
从前他平步青云登上龙位,如今勇退隐居在南方边陲。
陶泓驿幸运地献上作品,为元稹赞美圣明德政。
【赏析】
此诗题一作《送左史归越》。左史是唐时的史官,唐玄宗开元间置左右史官各一人,掌修国史,称左史、右史。唐宋以后,左史、右史皆为史官的别称。这首诗是诗人送一位名叫左史的人归越,也就是回到越州去当史官的。诗中描写这位左史才高学博,又善书能画,因而受到皇上的赏识,不久就得到提升,现在又要离京回越州去了。诗人在临别赠言中,既赞颂了他的才能,也寄托了对他的期望和祝愿。
首联“黄山奇峰三十六,耸壑寿松多节目。”是说黄山有三十六个山峰,其中有的山峰很高;那山上的寿松,枝干扭曲,节疤斑驳,枝干上还生长着许多枝条。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寓情,表达了对这位左史仕途顺利,步步高升的祝愿之情;同时也暗含了他仕途坎坷、功业未就之意。颔联“真工曲突扫芳煤,介圭拱璧陈玄玉。”写纸墨之精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真功夫能使粗糙的木柴变为洁白的纸张;像玉一样晶莹发亮的墨块放在砚台上,显得分外高贵。这两句是说左史不仅才学渊博,而且善于书法。“介圭拱璧”是指古代帝王祭祀用的玉器,这里用来比喻他的品德高尚。颈联“浙河千里兹滥觞,万谷之皮捣冰霜。”意思是说长江源头千里奔腾而来,江水汇集到各地,经过层层过滤,最后汇入大海。这一江水凝聚了百川百谷之精华。这一联是说左史学识广泛,阅历丰富。尾联“肌理细腻色白皙,蜀网剡藤难雁行。”意思是说:左史书法精湛、技艺高超,他的书法如同美女肌肤细腻、洁白如玉。蜀地所产的蚕丝织成的网比雁行还要整齐。这两句是说他的书法精妙绝伦;同时暗示他出身于蜀地,蜀地的蚕丝织造业发达,所以他的书法技艺一定很高超。尾联“使君来自岷峨麓,曾赋客卿朝奏牍。”“赋客卿朝奏牍”中的“赋”是作诗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位使君是从岷峨山麓来的,他曾向朝廷献上奏章。“赋”字在这里是“做”的意思,“赋”就是写作的意思,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这位左史曾在朝廷做官,并曾向朝廷上奏折,向皇帝陈述意见;而这位使君则是来拜访这位左史的。“细字不作蝇头书,高文富有牛腰轴。”“细字”是形容字体细小如蝇头的写法,“蝇头”是指很小的写法。“牛腰轴”是指大手笔、大文章的写法。这句的意思是说:他写的字很小,但写得却很精致漂亮;他的文章很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犹如牛腰一般。“向来平步第一螭,勇退宛在番之湄。”意思是说:过去他一直平步青云,登上龙位;如今他虽然退出了政治舞台,但是他还留在人们心目中。“宛在番之湄”中的“番”是地名。这句的意思是说:他现在虽已离开官场,但他的精神仍然留在人们心中。“陶泓毛颖幸旅进,快写元和圣德诗。”“陶泓”是地名,位于今安徽境内,这里代指驿站。毛颖是传说中的笔名,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幸得到这位左史的毛笔,为他写下歌颂皇帝功德的诗歌,让更多的人听到皇帝的恩德。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诗中对这位左史的才华和人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