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山之阳秀水侧,草覆遗基谁氏宅。
皆云子发其姓卢,往往文章名籍籍。
宅中旧物何所存,惟有嶙峋一区石。
阔才三尺高倍寻,久卧尘沙群瓦砾。
余心好异因独往,下马环观聊拂拭。
地表可见十二三,已足怪骇动魂魄。
呼工运锸堑其旁,挽以长縆百夫力。
杂然鼓噪登大车,恍尔如蒙巨灵擘。
选置东湖最佳处,四面澄波映天碧。
倚空突兀无与邻,顿觉亭台增气色。
弯环幽窦莫敢掸,恐有乖龙飞霹雳。
余尝南游到阳朔,众峰矗矗春笋植。
扪萝踏藓穷之遍,若此奇卓曾未识。
郡人奔走来如云,故老惊视复唧唧。
乃言此石遇真赏,屈指于今年二百。
沈埋旷代谁尔珍,一日光价逾荆璧。
嗟余束发大夫后,区区志尚惟孤直。
十年再谪非不穷,犹慕坚纯无改易。
如何故老不我愚,感物再三形叹息。
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袁山之阳秀水侧,草覆遗基谁氏宅。皆云子发其姓卢,往往文章名籍籍。
注释:袁山在袁州(今江西宜春)的南面,秀丽的水流旁,是一处无人问津的地方,被遗忘了。人们都说这是卢姓人的家宅,卢家的子孙们都是才子佳人,他们的名声传遍天下。
宅中旧物何所存,惟有嶙峋一区石。阔才三尺高倍寻,久卧尘沙群瓦砾。
余心好异因独往,下马环观聊拂拭。地表可见十二三,已足怪骇动魂魄。呼工运锸堑其旁,挽以长縆百夫力。杂然鼓噪登大车,恍尔如蒙巨灵擘。
注释:卢家的旧物在哪里?只有一块嶙峋的石头。这块石头有三尺宽,高度超过一丈,已经躺了很长时间,周围的尘土被它压得很低。我因为对奇异的事物有特别的喜好,所以独自前往,下车后围着这块石头慢慢看,用手轻轻擦拭着。从地表可以看见石头有十几层,足够让人感到惊奇和害怕,震动魂魄。于是我让工人们用铁锹挖开旁边,又用长长的绳子将石头拉起,一百个壮汉一起用力推动。然后大家一起敲锣打鼓,一起登上大车,感觉就像被巨大的神力劈开了一样。
选置东湖最佳处,四面澄波映天碧。倚空突兀无与邻,顿觉亭台增气色。
弯环幽窦莫敢掸,恐有乖龙飞霹雳。
注释:把这块石头安置在东湖的最佳位置,四周的清澈的水波映照着天空呈现出一片碧蓝的颜色。它高耸入云,突兀地矗立在那里,没有其他的东西与之相比,顿时使得亭台楼阁显得更加壮丽了。弯曲的小路和深幽的小洞没有人敢碰它,恐怕有乖龙飞过会引发雷鸣电闪。
余尝南游到阳朔,众峰矗矗春笋植。扪萝踏藓穷之遍,若此奇卓曾未识。
郡人奔走来如云,故老惊视复唧唧。乃言此石遇真赏,屈指于今年二百。
沈埋旷代谁尔珍,一日光价逾荆璧。嗟余束发大夫后,区区志尚惟孤直。
十年再谪非不穷,犹慕坚纯无改易。如何故老不我愚,感物再三形叹息。
注释:我曾经向南游历到达阳朔,看到那里群峰耸立、像春天的竹笋一样茂密。我攀着藤蔓,踏着青苔走遍了整个地方,像这样奇特的山峰还是头一次见到。当地的官员们纷纷前来拜访,络绎不绝,老人们惊讶地看着我,然后又小声嘀咕起来。有人说这块石头得到了真正的赏识,我算了一下,从今年开始已经两百年了。这块石头被埋在历史的深处,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价值,但一旦被发现,它的价值就超过了古代的玉器。我虽然在年轻时就被贬官,但我志向高洁、刚正不阿,十年之间再次被贬官,但我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品格和坚持。然而为什么那些老人却不理解我呢?面对这美景让我多次发出感叹。
赏析:
《题袁州东湖卢肇石》是唐代诗人卢肇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袁州东湖的卢肇石,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石头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石头的不同阶段的描述,展示了石头从默默无闻到被人珍视的过程,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不断探索和发现。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丰富真挚。诗人通过对石头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石头的不同阶段的描述,展示了石头从默默无闻到被人珍视的过程,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不断探索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