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居要路,依旧老书生。
公论是非定,宗臣去就轻。
群鸦分地噪,一凤仰天鸣。
善类俄星散,何因见太平。
诗句释义
1 “十年居要路”:此句表达了赵庸斋在仕途上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十年。在古代,”居要路”通常指身居高位或重要职务。
- “依旧老书生”:虽然时间已过去十年,但赵庸斋依然保持着他作为书生的朴素和谦逊。这里的“书生”指的是读书人,暗示其学问深厚。
- “公论是非定,宗臣去就轻”:这两句反映了社会对官员的评价标准。”公论”即公众舆论或公正的判断。”宗臣”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去就”是指官员的升迁或贬谪。
- “群鸦分地噪,一凤仰天鸣”:用”乌鸦分地噪”来形容官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如同一群乌鸦争夺一块食物一样;而”一凤仰天鸣”则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
- “善类俄星散”:这句话暗示着道德高尚的人逐渐离世,就像星星散开一样;也可能是表达对那些道德高尚之人逐渐消逝的社会现象的感慨。
- “何因见太平”:最后一句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道德败坏、人心不古的现象?这是对现状的质疑,也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译文
十年间你一直处在要职之位,依然是那个朴实的老书生。
公正的评判决定一切,而那些高官显贵的去留却显得如此轻易。
乌鸦们争抢着一片狭小的空间发出吵闹声,而一只凤凰却在蓝天中自由翱翔并展翅高歌。
那些善良正直的人纷纷离世,为何现在看不到太平盛世?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描绘了官场的复杂性和人心的变化。诗人以赵庸斋的仕途经历为引子,揭示了官场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道德沦丧的现状。通过对乌鸦和凤凰的不同命运的描绘,传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人心向背的深刻反思。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和担忧,希望人们能够回归到道德与正义的道路上,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繁荣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