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纷醉梦,抱独入山林。
有竹堪医俗,无弦谁赏音。
松萝青嶂合,鸡犬白云深。
未必幽居者,能赓梁甫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与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厌倦。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山中”:开头直接点题,表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山林之中。
  2. “世情纷醉梦”:描述了世人沉迷于世俗的繁华,如同醉入梦境一般,难以自拔。
  3. “抱独入山林”:表达了诗人选择独自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决心。
  4. “有竹堪医俗”: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可以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这里的“堪医俗”意味着竹子足以净化世俗之气。
  5. “无弦谁赏音”:表达了没有音乐伴奏,谁还能欣赏到美妙的歌声呢?这里的“赏音”指的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6. “松萝青嶂合”: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松树和萝藤相互交织,形成青色的屏障,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7. “鸡犬白云深”:通过对比山下的鸡鸣狗吠与山上的白云飘渺,暗示了人世间的喧嚣与山林的宁静之间的对比。
  8. “未必幽居者,能赓梁甫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质疑,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孔子一样,在山林中吟诵《梁甫吟》。这里的“赓梁甫吟”是指效仿古代贤人孔子的行为,即在山林中吟诵诗歌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抱独入山林”一句,表达了诗人选择孤独地隐居山林的决心。而“未必幽居者,能赓梁甫吟”则反映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他认为只有像孔子那样的人,才能在山林中吟诵诗歌,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高尚品质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