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白不知今几龄,儿时犹及见升平。
可怜野老无知识,却认钱塘是汴京。

【注】

山中逢老人:在山上遇到一位年老的读书人。

升平:太平盛世,指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的繁荣景象。

野老:乡下老人。无知识:没有文化修养。却认钱塘是汴京:把杭州误认为汴京,即北宋都城东京汴京。

【赏析】

《山中逢老人》是一首七绝诗,诗人在山中偶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见诗中“可怜”二字,顿觉亲切。诗的前四句,是写老人与作者相识的过程。诗人在山中行走,突然看见一位头发花白、衣衫破旧的老人,于是上前施礼问话。老人见来者是个读书人,便说:“你是我的老朋友。”诗人又问:“你的头发怎么这么白呀?”老人答:“不知道今年多大岁数了。”“儿时”两句,写出老人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同情和关心。最后两句,诗人又进一步询问老人,老人竟说:“你把我错当成钱塘人了。”原来他是河南开封府的人,而作者却误以为他来自汴京。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在路上遇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头发花白,衣服破烂不堪。我问他多大年纪了,他说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他说他小时候还经历过升平盛世,现在却成了这样,真是可悲可叹啊!”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山中有位白发老人不认识今年多大岁数,他年轻时曾亲眼看到过升平盛世的景象。可惜这位乡下老人没有一点文化修养,却把杭州错认为北宋都城汴京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