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濂翁此读书,自编小说爱芙蕖。
方池静植香清远,便拟蓬莱小石渠。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诗中通过对所画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主人公读书治学的向往及对其人格的崇敬之情。
首句“当日濂翁此读书”,点明所画人物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宋濂。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金华青田人。他自幼好学,14岁即能作诗文,26岁时以《大本《论》》、《稽古录》二书受征聘至京城任翰林院编修。
中间两句,“自编小说爱芙蕖”,写宋濂在读书的同时,还喜爱着荷花。“爱芙蕖”与“日读”相联系,说明其爱好广泛,不拘一格。
尾联“便拟蓬莱小石渠”,表明宋濂有超凡脱俗的抱负和追求。蓬莱在山东半岛东北部海中,相传为神山名,这里指代宋濂的高尚情操。
【答案】
译文:当年濂翁在此读书,自编小说爱芙蕖;方池静植香清远,便拟蓬莱小石渠。
注释: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学者、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濂翁读书的情景,后半部分写濂翁观赏荷花的情态。前半部分从濂翁读书写起;濂翁读书,自然要有自己的书房,而濂翁的书房却别具情趣。“当日濂翁此读书”,点出所画人物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金华青田人。他自幼好学,14岁即能作诗文,26岁时以《大本<论>》《稽古录》二书受征聘至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总纂官,谥文宪。著有《宋学士文集》。
“方池静植香清远”。濂翁喜欢种花,他的书房中一定有方池、有荷芰。“自编小说爱芙蕖”,说濂翁爱荷花。“芙蕖”是一种水生花卉。它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带,花瓣美丽,色泽娇艳,芳香宜人。人们常用“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它。宋代诗人苏轼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宁愿吃不到肉也不可住在没有竹子的地方。意思是说,宁可穷得没有肉吃,也不可穷到没有竹住。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宁可贫穷一点,也不能失去高洁的品质。
“方池静植香清远”,表现了濂翁的高尚情操。“便拟蓬莱小石渠”,表明濂翁有超凡脱俗的抱负和追求。蓬莱在山东半岛东北部海中,相传为神山名,这里指代宋濂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