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草行书十数行,也随匹马到钱塘。
伤心一幅槐黄纸,犹染宣和御墨香。
【注释】:
观道君御书:观赏道君的御笔之作。观:观赏,浏览;御书:帝王的书信或文章。也随匹马到钱塘:也随着一匹马一同前往钱塘(今江苏杭州)。
带草行书十数行:指信笺上书写的草书。
也随匹马到钱塘:也随着一匹马一同前往钱塘(今江苏杭州)。也随:也随着。
匹马:单马,形容信使骑着一匹骏马。
【译文】:
观赏道君的御笔之作,上面写着几行草书,还带着宣和年间的墨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感,对信使带来的御书进行描绘。开头两句“观道君御书带草行书十数行”,写道君的御书,是信使带来的。“观”是观赏,“御书”指的是皇帝的御旨、诏书等。这里用一个“带”字,写出了诏书的珍贵与庄重。“草行书”说明是随手写的,没有经过认真构思,但字迹却十分潇洒自然。“行书”即行楷,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十数行”,说明信使在匆忙中连写了好几个字。“也随匹马到钱塘”是说,这封重要的信使,也是骑马来的(信使骑马而来,是为了更快地传递皇上的命令)。“匹马”说明信使的速度快,信使骑马而来,说明信使的速度之快。
三四句“伤心一幅槐黄纸,犹染宣和御墨香”,是对御书内容的描写。“伤心”一词,既写出了作者对御书内容的感情色彩,又表明作者对御书内容的珍视。“槐黄纸”指用槐树黄色的纸做的信笺,槐树黄是秋天的颜色,象征着秋意浓。“犹染宣和御墨香”,说明这封信是宣和时期(1119—1125年,宋徽宗赵佶执政时期)皇帝的亲笔信,所以有浓浓的御墨香。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全诗通过描写信笺的字迹和墨香,表达了作者对宣和时期的皇帝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