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洛城翁,尘甑每贷粟。
饥来睨书案,臭味清可掬。
独抱古遗经,凛凛一川玉。
唯知耕宽闲,未暇井衍沃。
萧然跨騄駬,破漏数间屋。
谏议真可人,着意向幽独。
赠之三百月,鼌采照鲸目。
闭门予自煎,飒爽对修竹。
先生如玉川,诗书实其腹。
顾我亦何幸,此客良不俗。
新篇忽入手,阔蹑李杜躅。
华衮褒虽荣,溢美论非笃。
何时玉壶山,复得从所欲。
三碗浇枯肠,勿赋饭不足。

【注】:贤哉洛城翁,尘甑每贷粟。饥来睨书案,臭味清可掬。

独抱古遗经,凛凛一川玉。唯知耕宽闲,未暇井衍沃。

萧然跨騄駬,破漏数间屋。谏议真可人,着意向幽独。

赠之三百月,鼌采照鲸目。闭门予自煎,飒爽对修竹。

先生如玉川,诗书实其腹。顾我亦何幸,此客良不俗。

新篇忽入手,阔蹑李杜躅。华衮褒虽荣,溢美论非笃。

何时玉壶山,复得从所欲。三碗浇枯肠,勿赋饭不足。

【译文】:

贤哉洛城翁,尘甑每贷粟。

饥饿之时,只能看着书案发愣,清香的气味让人忍不住去嗅闻。

孤独地抱着古代的遗书,像一川的玉石一样冷峻。

只知道耕种,没有时间去开井灌溉田土。

独自骑着白兔,破旧的房子有几间。

谏议大夫真是一个好人,他的志向和情趣都深深地隐藏在幽静中。

送给他三百卷《诗经》,就像用鱼网打捞到的大鱼眼睛一样明亮。

关闭了门后自己煎熬,对着竹林感到清爽。

你如玉溪流一样清澈,诗书是充实你的肚子。

回头看看自己也是幸运的,这位客人实在不一般。

突然写起新的文章,宽广地追随李白、杜甫的步伐。

华丽的衣服虽然荣耀,但溢美的言辞并不恰当。

什么时候才能像神仙一样,回到那美好的玉壶山上?

喝下三碗酒来驱除心中所有的愁绪,不要因为饭吃得不够而感到羞愧。

【赏析】:

《答单监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单监簿的交往,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个性特点。

第一联“贤哉洛城翁,尘甑每贷粟。”赞美了单监簿的高洁品质。这里的“贤哉”二字表明诗人对于单监簿的敬仰之情。第二联“饥来睨书案,臭味清可掬。”描绘了诗人饥时读书的情景,表现出他清贫的生活状态。第三联“独抱古遗经,凛凛一川玉。”赞美单监簿学识渊博,如同一川的玉石一样坚定。第四联“唯知耕宽闲,未暇井衍沃。”表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第五联“萧然跨騄駬,破漏数间屋。”描绘了诗人骑马穿越田野的壮观情景。第六联“谏议真可人,着意向幽独。”表达了诗人对单监簿人格的钦佩之情。第七联“赠之三百月,鼌采照鲸目。”形容赠物的礼物如同月光一样明亮。第八联“闭门予自煎,飒爽对修竹。”描述了诗人闭门苦读的场景,以及竹子的飒爽姿态。第九联“先生如玉川,诗书实其腹。”比喻诗人的学问深厚如玉。第十联“顾我亦何幸,此客良不俗。”表达了诗人对单监簿的羡慕之情。第十一联“新篇忽入手,阔蹑李杜躅。”表示诗人新作的创作才思如李杜般豪放。第十二联“华衮褒虽荣,溢美论非笃。”指出即使得到华贵的褒奖也不能掩盖真实情况。第十三联“何时玉壶山,复得从所欲。”希望有一天能像神话中的仙人一样自由自在。第十四联“三碗浇枯肠,勿赋饭不足。”表达了诗人对饮食的节制态度。最后一句“何时玉壶山”暗示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