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功名役,因思隐者贤。
只行山后路,羞过钓台前。

诗句输出:

陵上何美美,下津风以寒。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泉之水,光泽

译文输出:

在陵墓之上,我看到了四季常青的柏树,它们屹立不倒,无论风雨交加,还是寒风刺骨,都依然挺立。我问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从何处来,他们说是从大海中来的。他们乘坐着用桂花和青丝编织的船只,木兰做成的桨,黄金装饰的船头。大海中的鸟儿展翅高飞,白色的大雁紧随其后。山林一会儿开放,一会儿闭合,人们却从未意识到太阳和月亮的明亮。清澈甘甜的泉水,映照出它们的美丽光泽。

注释输出:

  • 陵上: 陵墓之上。
  • 美美: 美好,指陵墓之美。
  • 下津风以寒: 风从陵墓下方吹来,带着寒冷。
  • 问客: 询问来访的客人。
  • 言: 说。
  • 水中央: 水中的中心位置。
  • 桂树: 桂花树,常用来比喻高贵或美好的事物。
  • 青丝: 青色的细丝,这里用来制作船、桨等。
  • 木兰: 木兰木,古代用于造船的材料。
  • 棹: 船桨,泛舟时用的工具。
  • 黄金错: 黄金镶嵌在船上。
  • 沧海: 大海,这里比喻广阔无垠的空间。
  • 赤翅鸿: 红色的翅膀大雁,形容其壮观。
  • 醴泉: 甘美的泉水,这里比喻清纯的美好。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陵墓与自然景观的美与不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陵墓之上四季常青的柏树、海上飞翔的大鸟等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同时,诗人通过询问远道而来的客人从何处来,以及他们所使用的材料和交通工具,暗示了人类生活的短暂和物质世界的繁华。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沉思考和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