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求静处,喜傍碧溪湾。
隔岸高低柳,当轩远近山。
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闲。
闻说贾耘老,旧曾居此间。

【注释】

景定壬戌:南宋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年),即公元1260-1264年。

城南慈感渡:在今江西南昌县,为古时南昌城南的一座渡口。

故老:年高有德的老者。

贾耘:名不详,字子耕(或作子耘),号南轩,江西南昌人,宋宁宗朝进士,曾任国史院编修。

【译文】

卜居以求安静的地方,喜傍碧溪湾。

隔岸高低柳,当轩远近山。

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闲。

闻说贾耘老,旧曾居此间。

【赏析】

这是一首记事抒情诗。诗人以清幽的景致和闲适的心情,记述了自己卜居城南慈感渡的经过。

开头两句写卜居。“卜”是择,“居”是住,合起来就是选择住处的意思。诗人之所以“卜居”,是因为他喜爱“静处”。他来到城南的慈感渡,听说这里有个贾耘老人的旧宅,于是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新家。“喜傍碧溪湾”,点出了卜居的原因。“傍”就是靠近的意思,说明诗人对这个地方很满意。

接下来四句,写自己新居周围的环境。“隔岸高低柳”,写出了诗人站在门前所看到的景色——两岸之间,杨柳成行,高低不同。“当轩远近山”,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看到的景色——正对着大门,远处近处的山峦,尽收眼底。“天开图画久”,是诗人的赞叹之词,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天开”与前面所说的“卜居”,都是指自己居住的这个地方。“人共水云闲”,则写出了诗人所居之处,四周的环境是多么优美宜人,人们多么喜欢这个地方。

最后两句写闻说贾耘老人的情况。“闻说”表明诗人听到的是别人的传说,而并非亲眼所见;“贾耘老”,则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人物,他是诗人仰慕的对象。“旧曾居此间”,则表明诗人曾经听说过有关这位贾耘老人的故事,而今天终于来到了他的故乡——城南慈感渡。

这首诗写得十分含蓄,没有直说贾耘老人是谁,但通过叙述诗人卜居、游历的过程,以及他所见的景色,间接地暗示了这位贾耘老人的事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