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仙山地,承明帝所人。
辞源长万里,笔力重千钧。
草诏风雷暮,赓歌律吕春。
如何岩雨望,奄忽弃生民。

【注释】1.翰林:古代官名,掌文书、制诰。叶法善曾任翰林。2.南阳:指叶法善的故乡河南南阳。3.方丈仙地:指叶法善曾居住过的地方,即叶县。4.承明:东汉宫殿名。5.辞源:指《离骚》、《九歌》等作品。

6.长万里:形容文章气势磅礴。7.笔力:指书法的笔力。8.风雷暮:比喻文章如风雷般迅疾。9.律吕春:比喻音乐和谐悦耳。10.如何岩雨望:指叶法善去世后,人们在山崖下为他祈祷,希望他不要被雨水淋湿。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叶法善写的挽词。诗中对叶法善的生平和才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之情。

首联“翰林南阳叶公挽词三首”直接点明了诗题和作者的身份。诗人以翰林的身份来写这首挽词,可见他对叶法善的敬重。而叶法善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家乡,也被诗人用来作为写作的背景。

颔联“方丈仙山地,承明帝所人。”则是对叶法善生平的回顾。方丈仙地,指的是叶法善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家乡叶县。承明帝所人,则是指叶法善在皇帝面前受到赏识,得以进入朝廷任职。这两个方面都是对叶法善一生的重要评价。

颈联“辞源长万里,笔力重千钧。”则是对叶法善才华的赞扬。辞源长万里,是指叶法善的文章如同江河之水般浩荡无边。笔力重千钧,则是形容叶法善的书法如同千斤巨石一般有力。这两句诗是对叶法善文学成就的高度概括。

尾联“草诏风雷暮,赓歌律吕春。”则是对叶法善政治才能的肯定。草诏风雷暮,是指在傍晚的时候,叶法善起草诏书如同风雷般迅疾。赓歌律吕春,是指在春天的时候,叶法善演唱歌曲如同音律般和谐美好。这两句诗则进一步强调了叶法善的才华和地位。

最后一句“如何岩雨望,奄忽弃生民。”则是对叶法善去世后的哀叹。岩雨望,是指叶法善去世后,人们在山崖下为他祈祷,希望他不要被雨水淋湿。这个词语既体现了人们对叶法善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叶法善不幸去世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赞美叶法善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典故和比喻也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