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消空阔,霜华拂杳冥。
秋光不隐雁,夜色欲迷萤。
爽气横苍卞,凉波接洞庭。
水仙当此夕,应化白龙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云影消空阔,霜华拂杳冥
- 云影消空阔:描述的是夜晚天空中云朵的景象,仿佛云朵的影子在空旷无垠的空间中逐渐消散。
- 霜华拂杳冥:霜花覆盖在寂静的天空中,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第二句: 秋光不隐雁,夜色欲迷萤
- 秋光不隐雁:秋天的阳光并不影响飞行的大雁,它们仍然自由地飞翔。
- 夜色欲迷萤:夜晚的微风似乎在引诱着萤火虫,它们开始在夜色中闪烁。
第三句: 爽气横苍卞,凉波接洞庭
- 这里的“爽气”指的是清新的空气,“横苍卞”意味着这种空气从远处吹来,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 “凉波”是指清凉的波浪,“接洞庭”表示这些波浪与洞庭湖相接。
第四句: 水仙当此夕,应化白龙形
- 水仙: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也可能是比喻某种生物。
- 当此夕:在这个夜晚,水仙或其代表之物正在出现或显现。
- 应化白龙形:根据这个时刻和环境,水仙或其化身将化为一条白色的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诗中的“云影”、“霜华”、“秋光”等词语,都赋予了景色以生动的形象和情感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之中。同时,诗中的“水仙当此夕,应化白龙形”一句,更是将自然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生命与变化无常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