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陪华幄,居常奉景舆。
迩英参访道,阿阁待观书。
圣学知风自,神毫拂雾馀。
那知柏梁宴,便到哭宫车。
以下是对金君卿的《挽仁宗皇帝词》逐句的释义、译文以及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曾是陪华幄”:曾经陪伴在皇帝的帷幄之中。
- “居常奉景舆”:日常侍奉皇帝乘坐的车驾。
- “迩英参访道”:在迩英斋参访道家学问。
- “阿阁待观书”:在阿阁等待阅读书籍。
- “圣学知风自”:圣人的学问自然流露,自有其风。
- “神毫拂雾馀”:如同神灵的毫毛拂去云雾,留下清晰的余迹。
- “那知柏梁宴”:哪里知道柏梁殿宴会的事情。
- “便到哭宫车”:就到了哀悼皇帝的丧车。
- 译文:
- 曾经陪伴在皇帝的帷幄之中,日常侍奉皇帝乘坐的车驾。
- 在迩英斋参访道家学问,在阿阁等待阅读书籍。
- 圣人的学问自然流露,自有其风。
- 如同神灵的毫毛拂去云雾,留下清晰的余迹。
- 哪里知道柏梁殿宴会的事情。
- 就到了哀悼皇帝的丧车。
- 赏析:
- 主题:本诗通过回忆仁宗皇帝的生平,表达了诗人对其智慧、仁政的敬仰之情。
- 意象:诗人通过描绘仁宗皇帝的形象,展现了一个明君的风采。他不仅智慧过人,更有一颗仁慈的心。
- 情感:诗人对仁宗皇帝的去世感到悲痛,同时也对他的政绩表示赞扬。
- 艺术手法:本诗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仁宗皇帝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景,以及他的死亡带来的变化,展现了他对仁宗皇帝的敬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