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坛东竹,更笼清浅流。
行根侵岛屿,脱箨满汀洲。
夜迥疑筛月,风多欲战秋。
紫茎同入画,青石伴垂钩。
叶里藏雌翠,阴中下戏鸥。
秦松无用笑,千亩更封侯。
【注释】
竹:竹子。清浅流:清澈的溪水。岛屿:水中的沙洲。筛月:指月光透过竹叶,像筛子筛过一样明亮。秋:秋天,这里指秋风。紫茎:紫色的竹子。雌翠:雌性的翠绿色。戏鸥:嬉戏的鸥鸟。秦松:秦代的松树。无用笑:不必嘲笑它。封侯:封赏土地。
【译文】
坛东那可爱的竹林,更笼住了清澈的溪流。竹根伸进沙洲,竹箨覆盖小洲。夜深时月光洒落,风多时仿佛战鼓擂动。紫色的竹子同入画,青石伴着垂钓人。竹叶里藏着雌翠色,阴处下着戏鸥影。秦松不须嘲笑它,千亩土地上任其生长。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幽静的山野景色,通过写竹子,表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首联“可爱坛东竹,更笼清浅流”两句,点出作者观赏对象是竹子。“坛东”表明是在山中;“清浅流”则写出溪水的流动平缓、清澈见底的特点,为下文写竹作铺垫。
颔联“行根侵岛屿,脱箨满汀洲”两句,从动态上写竹林,突出竹的生机勃发。“行根”,是说竹根在土中伸展,“侵岛屿”是说竹子长得很茂盛,已把沙洲都盖住了。“脱箨”是指竹笋破土而出,“满汀洲”是说竹笋已长得很大,到处都有了。这两句写竹笋破土而出,长成竹子,用笔简洁而生动,使读者能清楚地看到竹林的全貌。
颈联“夜迥疑筛月,风多欲战秋”两句,是从听觉和感觉上写竹林。“夜迥”是指夜晚寂静无声,但月光却透过竹叶筛下来,使人感觉到月光照在竹林中的情景;“风多”则是指秋风萧瑟,吹得竹林簌簌作响。“战秋”是形容秋风猛烈。这两联写景如画,给人以美感享受。
尾联“紫茎同入画,青石伴垂钩”两句,是写诗人在欣赏竹林美景时的愉快心情。“紫茎同入画”,是说紫色的竹子和画中的竹子一样美丽;“青石伴垂钩”,则是说青石与垂钓人相映成趣。这一联写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喜爱山林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