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陶倦烦暑,爽豁逢萧辰。
开樽有欢伯,倾坐得嘉宾。
雕盘荐肥羜,宝刀脍霜鳞。
清谈屏世务,善谑到天真。
须言烛可继,莫诉杯行频。
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
【解析】
“宴集”的注释:在宴会中相聚。
【译文】
郁陶倦烦暑,爽豁逢萧辰。
开樽有欢伯,倾坐得嘉宾。
雕盘荐肥羜,宝刀脍霜鳞。
清谈屏世务,善谑到天真。
须言烛可继,莫诉杯行频。
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当时他退居东山,闲适自娱。诗人借宴饮之机,尽情抒发自己对世事的淡泊之情,表现了他对人生、宇宙的独特看法和追求。
首联“郁陶倦烦暑,爽豁逢萧辰。”意思是说,诗人因夏日酷热而感到郁闷烦闷,忽然间凉爽爽快地来到秋天(萧辰:指秋天的天气)。这里用一“遇”字点出时间变化,使诗中的时间概念明确。
颔联“开樽有欢伯,倾坐得嘉宾。”意思是说,打开酒樽就有人高兴得像欢乐之神一样(欢伯:即《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中的“鹿鸣”,原为古代一种饮酒唱歌的乐舞),满座都是贵宾。这里以“欢伯”“嘉宾”比喻朋友,写出了作者与朋友们的友谊。
颈联“雕盘荐肥羜,宝刀脍霜鳞。”意思是说,摆上精工雕刻的大盘子盛着羊肉,用锋利的刀切成鱼片。这一句通过描绘筵席上丰盛的菜肴来衬托宴饮的气氛。
尾联“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意思是说,真正高深的道理在自己心中明白(谅:通“鉴”,明察),不必在乎外在的事物(外物:指外界的名利得失)。这里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认为人应该注重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
【答案】
宴集中
郁陶倦烦暑,爽豁逢萧辰。(意谓:炎热的夏天使人烦恼不堪,突然之间凉爽爽快地到了秋
天。)
开樽有欢伯,倾坐得嘉宾。(意谓:打开酒杯就有人高兴得像欢乐之神一样(欢伯);满座都是贵宾。)
雕盘荐肥羜,宝刀脍霜鳞。(意谓:摆上精工雕刻的大盘子盛着羊肉,用锋利的刀切成鱼片。)
清谈屏世务,善谑到天真。(意谓:清谈可以摒除世俗事务,善于开玩笑能表现出纯真的本性。)
须言烛可继,莫诉杯行频。(意谓:必须点燃蜡烛才能接着谈话,不要不停地喝酒。)
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意谓:真正高深的道理在自己心中明白(谅),不必在乎外在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