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日就浅,篙师心不皇。
扁舟若无滞,旧里亦非长。
残叶馀秋色,明霞接暮光。
黄昏未停泊,独自倚危樯。
【注释】
汴水:古运河名,流经河南、河北、山东三省。
篙师:划船人。心不皇:心中不安。
扁舟:小船。无滞:没有阻碍,畅通无阻。旧里:指家乡。亦非长:不是长久停留。
残叶:秋天的树叶。余秋色:留下秋天的颜色(比喻)。明霞:明亮的云霞。接暮光:和傍晚的光线相承接。
黄昏未停泊:黄昏时分还没有停歇下来。独自倚危樯:独自靠着高高的桅杆(樯是船上用来支撑桅杆的东西)。
【赏析】
《舟晚行》写诗人乘舟在汴水之上行进时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对旅途的寂寞之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朴素,意境深远空灵,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首联“汴水日就浅,篙师心不皇”,点出诗人是在乘船行进中所见的景象。汴水,即汴河,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之一。“日就浅”说明时间之长,而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却感到时光飞逝,心情不免焦躁。“篙师心不皇”则是说篙师因担心船只过浅而不能前行而心惊胆战,这两句以动衬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颔联“扁舟若无滞,旧里亦非长”,承前而来,由眼前景象联想到自己的身世经历。“扁舟若无滞”意味着自己乘的小舟畅行无阻;“旧里亦非长”则表示自己久居他乡,但并不感到厌倦。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目前境遇的满意,也隐含了一种无奈的悲哀。
颈联“残叶馀秋色,明霞接暮光”,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黄昏图景。“残叶”象征秋天的萧瑟,“明霞”则象征着夕阳的美丽。诗人用“余秋色”与“接暮光”相对照,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黄昏未停泊,独自倚危樯”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黄昏未停泊”意味着夜晚即将来临,诗人尚未找到合适的停泊之地;“独自倚危樯”则表现了诗人在漫长旅途中的孤寂与无助。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易感,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黄昏景象,通过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旅途的无奈、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意境和风格,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