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催物态,清暇养天和。
求外于情薄,陶真所得多。
梅苞新烂漫,松影旧婆娑。
此日衔杯乐,何如鼓腹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把握诗歌的意境特点,最后结合注释进行欣赏。

首句“阳春催物态”,意思是春天的阳气促使万物复苏。“物态”是事物的形态。诗人以“物态”为切入点,写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变化。

二、三两句互文见义,意谓春天一到,人们摆脱了冬日里的沉闷与压抑,于是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于是便开始寻求乐趣。这里的“求外于情薄”,是说摆脱了烦闷压抑,就自然有了欢乐。

四、五句紧承上文,写人们是如何寻找到快乐的。“陶真”即追求真情实感,陶冶性情。“陶真所得多”意谓人们通过追求真情实感,而获得的快乐很多。“梅苞新烂漫”,“松影旧婆娑”则具体描绘了这种快乐。这两句的意思是梅花绽放得十分鲜艳,松枝摇曳,姿态优美,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尾联用典,写诗人自己的心情。“此日衔杯乐,何如鼓腹歌。”意思是今日我饮酒作乐,那又怎样比得上唱歌时的快乐呢?

赏析:“阳春催物态,清暇养天和”这两句是说春天的阳气使万物复苏、生长,人们也摆脱了烦闷压抑,因此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于是便开始寻求乐趣。这里所说的“物态”,是自然界中万物的形态;所谓“清暇”,是指闲适闲暇。这两句是写初春景色,同时写出了人们由冬入春后的心理变化。

“求外于情薄,陶真所得多”,是说摆脱了烦闷压抑,就自然有了欢乐。这两句是说人们通过追求真情实感,而获得的快乐很多,而且非常真切。

“梅苞新烂漫,松影旧婆娑”,是写初春时节的景物,同时写出了人们在初春时节的心理状态。这两句的意思是梅花绽放得十分鲜艳,松枝摇曳,姿态优美,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此日衔杯乐,何如鼓腹歌”,是说自己饮酒歌唱,比起唱歌来,饮酒更为快乐,更能体现诗人的愉悦之情。

【答案】

(其一)

阳春催物态,清暇养天和。

求外于情薄,陶真所得多。

梅苞新烂漫,松影旧婆娑。

此日衔杯乐,何如鼓腹歌。(其二)

赏析:

《和适意》是一首纪游诗,描写了春天里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变化,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由冬入春后的心理变化。首句以“阳春催物态”总领全篇,写出了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变化;次句“清暇养天和”,既写出了春天的气候特征,又写出了人们由冬入春后的心理变化。

第三联是写景。前一句写梅花盛开,后一句写松树挺拔。“新”字和“旧”字相映衬,把初春时节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机。

第四联是抒情。“此日衔杯乐”,写出了诗人在初春时节饮酒作乐的情景;“何如鼓腹歌”,写出了作者此时比饮酒作乐更快乐、更开心的情感体验。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写的一首纪游诗,它不仅描写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物和人们的活动情景,而且抒写了诗人由冬入春后的心理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