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渡半篙水,春风一苇航。
柳梢舒嫩绿,梅萼泛幽香。
绣羽惊波起,翠鳞跳日光。
环城得佳趣,清思满高塘。
上元节过后,南溪泛舟联句
野渡半篙水,春风一苇航。
柳梢舒嫩绿,梅萼泛幽香。
绣羽惊波起,翠鳞跳日光。
环城得佳趣,清思满高塘。
注释:
- 上元节:指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佳节等。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上元佳节”、“上元春宵”等别称。
- 野渡:指乡村的渡口,通常没有桥梁或桥梁较少的地方,船只无法通行,需依靠木桨划水过河。
- 半篙水:指船桨在水中划过一半的距离所产生的水流。
- 春风:春天的风,温暖而湿润,带有春天的气息。
- 一苇航:用一根芦苇作为船桨,用来渡过河流。
- 柳梢:柳树的枝条末端,随风摆动。
- 嫩绿:新鲜的绿色,通常用于描述春天的植物。
- 梅萼:梅花的花萼,即梅花的花瓣和花萼部分,通常用于象征春天的到来。
- 绣羽:形容羽毛的颜色鲜艳,如同刺绣一般细腻。
- 翠鳞:形容鱼的鳞片颜色鲜艳,通常用于象征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姿态。
- 清思:清新而宁静的思考。
- 高塘:高高的池塘,通常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俯瞰四周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溪渡口泛舟的场景。首句“野渡半篙水,春风一苇航”描绘了渡口的自然景象,野渡和半篙水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第二句“柳梢舒嫩绿,梅萼泛幽香”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柳树的嫩绿和梅花的幽香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第三句“绣羽惊波起,翠鳞跳日光”则描述了船在水中航行的情景,绣羽和翠鳞都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最后一句“环城得佳趣,清思满高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环城得佳趣意味着周围的环境令人感到愉悦,而清思满高塘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和对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