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春初至,林樊气未和。
天寒梅发晚,沙近雁飞多。
窗纸疏明玉,帘旌荡翠波。
旅怀随日长,索莫不胜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海陵逢春》。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海角春初至:
海角指的是海边,春天刚刚到来的地方。”春初至”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而春天在海边尤为明显。林樊气未和:
林指树林,樊指樊篱。这里可能是说春天的树木还没有长出新芽,或者森林中的气息还未完全恢复生机。”气未和”可能暗指春天的开始并不完美,有些事情尚未完成或和谐。天寒梅发晚:
梅花在冬天盛开,所以这里的”寒”是指冬季的严寒。”梅发晚”说明梅花开放的时间比平常晚些,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沙近雁飞多:
沙指的是海滩,近意接近或靠近。”雁飞多”描述的是大雁飞行的情景。这里的雁群因为春天的到来而迁徙,增加了天空中的飞翔景象。窗纸疏明玉:
窗户上的纸(窗纱)虽然已经破了一个洞,但光线仍然透进来,就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这描述了窗外景色的美丽与通透。帘旌荡翠波:
帘旌通常指的是帘子上的流苏或其他装饰物,荡则意味着摆动、摇曳。”翠波”可能是指帘子下流动的水波。这里的描写可能是指窗帘随着微风轻轻摇摆,水面上泛起涟漪。旅怀随日长:
旅人的心情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变得更加悠扬、遥远。”随日长”可能指的是时间的变化,随着日光的推移,人的情感也随之变化。索莫不胜歌:
索莫是寂寞的意思,不胜则是无法承受、不能忍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由于孤独或寂寞,诗人感到难以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
赏析:
王勃的这首诗以“春”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孤独寂寞的感慨。诗中的“天寒”、“沙近”、“梅发晚”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示了春回大地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季节变换的感受。而“旅怀随日长”则深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