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馀中朔蚤,岁暮已春回。
沼沚全消冻,林园半落梅。
南风湿旧础,暮雨送新雷。
节物逡巡变,衰颜忍不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最后还要写赏析,然后结合全诗内容作答即可。
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注意翻译时不要出现增词、漏词、错译、乱译、重复译等问题。
“闰馀中朔蚤,岁暮已春回。”意思是:闰余中的正月初五,已是岁暮春天又回到。这两句点明节令,写出了诗人的时序感。
“沼沚全消冻,林园半落梅。”意思是:池塘里的水全融化了结冰了,园林里梅花也半落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冬尽春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机勃发的赞美之情。
“南风湿旧础,暮雨送新雷。”意思是:南方的湿气使旧屋基上的木柱发霉,傍晚下雨送来了新的雷声。这两句描写的是自然现象。
“节物逡巡变,衰颜忍不开。”意思是:节日景物渐渐变化,衰老的容颜不忍打开。这两句抒发的是人的情感。
【答案】
(1)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首句点明节令,写出了诗人的时序感,第二句以“沼沚”代指池塘里的水,写出了诗人对冬
尽春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机勃发的赞美之情。第三句用“旧础”代指木柱,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
的描绘。第四句用“风雨”代指傍晚下雨,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第五句用“节物”代指节日景物,写出了诗人在
节日到来时的心情变化。尾句抒发了人的情感。
(2)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意。
(3)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所经历的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出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