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方穷到淮水,大船蹇蹇拒风行。
不知静里千帆过,唯喜空中一派清。
秋气已残山态老,夕阳未尽浪花明。
牧儿随队闲无事,强作歌声和橹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淮河流域的秋日渔舟晚泊图。诗的前四句写景,描写大船在淮河上逆风而行的场景;后四句抒情,抒发诗人在渔舟上观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注释:初入淮上——开始进入淮河流域。汴水方穷到淮水,大船蹇蹇拒风行——汴水流经淮河流域到达淮水,大船在逆风中行驶。不知静里千帆过,唯喜空中一派清——不知有多少船只静静地驶过水面,只喜欢天空中的一片清静。秋气已残山态老,夕阳未尽浪花明——秋天的气息已经消失,山峰显得苍老,夕阳还没有落下,波涛中的浪花却很明亮。牧儿随队闲无事,强作歌声和橹声——牧童随着队伍闲着没事,就强作歌声和划桨的声音。
赏析:诗人以“初入淮上”开篇,勾勒出了淮河两岸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此次来到淮河的目的——欣赏这里的秋景。接下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船在淮河上逆风而行的场景,以及远处千帆竞发的美丽画面。这种景象既真实又富有诗意,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通过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夕阳下波纹与浪花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赞美。最后一句则巧妙地收尾,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也展现了他的豁达胸怀。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