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苇然膏百炬红,夜堂寒气变春融。
流星半没飞金镞,缺月初圆引角弓。
赏罚明如棘门上,和融远过泽宫中。
平心不为长眉醉,慷慨真成壮士风。
【注释】
射通叔虞:指春秋时晋国的大夫士文子,字子太叔。晋侯欲以大邑封之,他不肯接受,说“吾不能事君也”。士文子死后,其子士贞子(即士文子的儿子)因避乱奔鲁,孔子称赞他“古之遗像也”。通叔虞:即士文子。
曹圃:晋侯赐给士文子的封邑,在河东郡平阳县东北,有苑囿池沼,是士家子弟读书的地方,所以叫曹圃。
束苇:形容芦苇丛生的样子。膏:点着。百炬:指很多火炬。
夜堂:指士文子所居之处。寒气:指寒冷的气息。春融:春天温暖的气息。
金镞(zú):箭头。缺月:月亮不圆。引角弓:拉满弓弦准备射击。
棘门、泽宫:都是古代边防要塞的地名,这里借指边境和朝廷。
长眉:古人形容老年人长着白色的眉毛。长眉醉:指年老的人沉醉于酒色。
慷慨:豪爽直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写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文子(子太叔),因其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品质而受到人们崇敬的诗篇。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对士文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人格品质的赞美。
首句“夜射通叔虞”,写士文子在夜晚射箭的情景。“夜射”表明时间是在深夜,“通叔虞”是指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士文子,字子太叔。这句诗的意思是:夜晚射箭,射中通叔虞。这里的“夜射”并不是真的在夜间射箭,而是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士文子高尚的品质。
次句“束苇然膏百炬红”,描绘士文子所居之地的景象。“束苇”指的是用草扎成的芦苇,象征着士文子简朴的生活环境;“膏”则指点燃的火炬,“百炬红”形容火炬燃烧时发出的耀眼光芒,象征着士文子的高尚品质如同火炬一样照亮了周围的一切。这句诗的意思是:用草扎成的芦苇在火炬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整个地方都笼罩在一片火光之中。
第三句“夜堂寒气变春融”,写士文子所居之地的环境变化。“夜堂”指的是士文子居住的地方,“寒气”指的是寒冷的气息;“春融”则表示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士文子所处环境的逐渐温暖。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士文子居住的地方,原本寒冷的气息已经变得暖和起来,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了那里。
第四句“流星半没飞金镞,缺月初圆引角弓”,描绘士文子射箭的情景。“流星”指的是拖着尾巴的彗星,“半没”意味着彗星正在消失;“飞金镞”指的是箭矢带着金光闪烁而过;“缺月”则指的是没有完全圆的月亮,“引角弓”则是拉开弓弦准备射击的动作。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夜空中,一颗流星拖着尾巴消失在地平线上,而另一颗带着金光的箭矢正从空中飞驰而来,准备向目标发起攻击。
第五句“赏罚明如棘门上”,描绘士文子的公正无私。“赏罚”指的是奖赏和惩罚,“明如”则表示非常清楚;“棘门”则是古代边境的要塞,这里代指朝廷。这句诗的意思是:士文子的赏赐和惩罚都非常明确,就像守边要塞上的守卫一样坚定。
第六句“和融远过泽宫中”,描绘士文子的仁爱之心。“和融”指的是和睦融洽,“泽宫”是古代帝王的宫殿,这里用来比喻士文子的仁爱之心能够影响周围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士文子的仁爱之心远远超越了一般人的境界。
最后一句“平心不为长眉醉,慷慨真成壮士风”,总结全诗。“平心”指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长眉”则是指年老的人长长的眉毛,这里用来比喻士文子年轻时的英俊潇洒;“慷慨”指的是豪爽直率的性格;“壮士风”则是形容这种性格像壮士一样具有威武之气。这句诗的意思是:士文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臣,并非因为贪图荣华富贵,而是因为他内心平和、意志坚定、性格豪爽、具有英勇之气。
整首诗通过描写士文子的生活场景和射箭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士文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他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