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盛事照明昌,浩荡西风八月凉。
宾履共随红旆去,仙宫新报紫芝芳。
成非雨露宁无感,出近星辰别有祥。
谁谓古书难尽信,眼看珍异答龚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考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句的意思,然后与注释进行比对,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注意题目要求是逐句释义,所以答案要具体明确.

  1. 庐陵盛事照明昌,浩荡西风八月凉。
    庐陵的盛事(指庐陵郡长官范纯元)使光昌大为昌盛,西风吹来,使人觉得格外清凉.
  2. 宾履共随红旆去,仙宫新报紫芝芳。
    宾客们跟随着红色的旌旗离去,玉皇宫中又传来了喜报说灵芝已经长成.
  3. 成非雨露宁无感,出近星辰别有祥。
    成就不是靠雨露得来的,难道没有感触吗?出来亲近星辰,就会有别的吉祥出现.
  4. 谁谓古书难尽信,眼看珍异答龚黄。
    谁说古代的书籍不可尽信呢?眼前看到珍贵的奇物,就如汉代的龚胜、黄宪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友人,感慨时光易逝,人事无常,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前途的忧虑.
    首联“庐陵盛事照明昌,浩荡西风八月凉”二句写景起势,气势恢宏.“盛”,盛大;“昌”,昌盛.“明”,“亮”都有光亮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庐陵的盛大事情(指庐陵郡长官范纯元)使光昌大为昌盛之时,西风吹来,使人觉得格外清凉.“浩荡西风”点明时节是秋天,“八月”点明节令,“凉”字写出了秋风之劲爽.“盛事”“昌盛”照应诗题中的“观”,说明观的是玉虚观.“明昌”即“光昌”,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使光昌”.
    颔联“宾履共随红旆去,仙宫新报紫芝芳”二句写景收笔.“宾履”,宾客们;“红旆”,红色的旌旗.意思是:宾客们跟随着红色的旌旗离去.“仙宫”,指玉皇宫,这里用作名词.“紫芝”,灵芝,是一种名贵中药,这里代指灵芝.意思是:玉皇宫中又传来了喜报说灵芝已经长成.“新”,刚才.“报”,告诉.“紫芝芳”指灵芝.“仙宫”、“紫芝”都是仙人所居的地方.“仙宫新报”四字既点出了观之所在,又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新报”二字,既表明消息刚刚传来,又暗示了消息的重要.
    颈联“成非雨露宁无感”,意思是:成就并不是靠雨露得来的.雨露是滋养万物生长的条件,但是成就却要靠个人的努力.“感”,感受.“出近”,接近;“出近星辰”就是接近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意思是:难道没有感触吗?“别有祥”三字既照应上文“成非雨露”,又照应下文“仙宫新报”,意思是:出来亲近星辰,就会有别的吉祥出现.“别有祥”既点出了吉祥的缘由,又照应了上句的“出近”,使诗意更加完整.
    尾联“谁谓古书难尽信,眼看珍异答龚黄。”意思是:谁说古代的书籍不可尽信呢?眼前看到珍贵的奇物,就如汉代的龚胜、黄宪一样.“龚黄”,东汉人,曾举孝廉、迁桂阳太守,治民有方,后辞官归隐.此处以二人自比.
    这首诗是一篇送别诗,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送别的意境,并借古人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现了友情之深,也表现了自己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全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用典贴切而不堆砌,清新自然而又不失雅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