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空恨乏王乔舄,拥弊几如晏子裘。
兴利略行田际港,冒寒仍上海边楼。
草埋古迹存荒垒,云漏阳光见远洲。
不独区区祗吏役,又随轩旆作清游。
注释:
飞空恨乏王乔舄,拥弊几如晏子裘。
飞空,指天空高远。王乔舄,传说中神仙所穿之鞋。这里用来形容自己身居高位却感到空虚和寂寞。
拥弊,形容衣衫褴褛。晏子裘,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的皮衣,因他经常穿着它去拜见国君,故有此称。
兴利略行田际港,冒寒仍在上海边楼。
兴利,指兴办水利等事业。田际港,指田地之间的河流港口。这里指在田间修建水利工程。
冒寒,顶着严寒。上海边楼,指靠近海边的建筑物。
草埋古迹存荒垒,云漏阳光见远洲。
草埋古迹,指草丛中掩藏着古代遗迹。荒垒,指无人看守的堡垒或废墟。
云漏阳盭,指云缝中漏进阳光。
远洲,指远方的小岛或沙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潘通甫陈贴港道中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孤独感和对农田水利的关心。
首联“飞空恨乏王乔舄,拥弊几如晏子裘”,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失落感。他羡慕王乔舄的轻盈飘逸,而自己却身着破旧衣物,如同晏子的皮衣。这里的王乔舄和晏子的皮衣,都是古代贤人的代表形象,他们代表着高尚的品质和精神追求。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颔联“兴利略行田际港,冒寒仍在上海边楼”,则转向对农田水利的关注。诗人提出了兴办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建议,并表示即使在严寒中也要坚守岗位。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颈联“草埋古迹存荒垒,云漏阳光见远洲”,描绘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果。草木已经覆盖了古迹遗址,露出了荒弃的堡垒。而当云缝中漏进阳光时,远处的小岛也清晰可见。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水利工程带来的积极变化,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尾联“不独区区祗吏役,又随轩旆作清游”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官吏,还愿意跟随官员们一同出游,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这里的“轩旆”指的是官员们的车轿,象征着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诗人通过这句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和选择:既不满足于现状,也不沉溺于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