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交淮浙属通川,官守区区改岁年。
鉴照自惊生鬓雪,感时还听噪林蝉。
钟鸣鼎食何为动,鹤引熊经似有缘。
内乐无穷奚恤外,便便休诮孝先眠。
注释:淮浙地区地界广阔,通川相连;官守之地,却感到年华渐逝。镜照之下自惊鬓发已白,感叹时光飞逝;听到树上的蝉鸣声,感慨世事如梦。听钟声鼎声,觉得动乱不安;看到鹤引子牛,认为有缘相聚。内心乐处无穷,何必忧虑外界?便便休诮孝先眠(即刘向《新论·孝子》所载“楚孝先尝梦食熊蹯,觉而有光气从体中出,及明而亡”。)
赏析:诗写于作者任太常丞时,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杂咏之作。
首联:“地交淮浙属通川,官守区区改岁年。”淮浙,泛指今安徽省一带。通川,即通江达海之川流地带。“地交淮浙属通川”一句,点明诗人任职的地方。这里所说的“地交”,并非指与淮浙接壤,而是说地跨江淮、浙江、福建、江西等地。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担任太常丞,管的是江淮和东南沿海一带。“官守区区改岁年”,意思是说官职小,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不知不觉就到了年底。
颔联:“鉴照自惊生鬓雪,感时还听噪林蝉。”鉴照,镜子。“鬓雪”,指两鬓的白发。两句意思是:照镜子的时候自己惊讶地发现两鬓已长出了白发,听着树上聒噪声效的蝉叫,不由得感叹起岁月流逝。“鉴照自惊生鬓雪”,是说自己老了。诗人在任太常丞期间,因事被贬谪,生活困顿,所以“鉴照”二字,不仅反映了他生活的艰难,也反映出他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和无奈。“感时还听噪林蝉”,是说听到蝉鸣,不禁感叹起时光易逝来。这句诗以景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暗示了他对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的担忧。
颈联:“钟鸣鼎食何为动,鹤引子牛似有缘。”“钟鸣鼎食”,形容富丽豪华的生活。“鹤引子牛”,指鹤引导子牛。两句意思是:听到钟声鼎响,觉得天下大乱;看到鹤引导子牛,似乎命中注定会在一起。这里,诗人用典,暗喻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风气。“钟鸣鼎食”四字,既是对当时朝廷奢侈生活的讽刺,也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隐喻。“鹤引子牛”四字,则寓意着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内乐无穷奚恤外,便当休诮孝先眠。”内乐无穷,意为内心快乐无穷无尽。奚恤,意为何需担心。便当,就是应当的意思。休,就是不要的意思。“孝先眠”,即刘向《新论·孝子》:“楚孝先尝梦食熊蹯,觉而有光气从体中出,及明而亡。”意思是说:你只管安心享受你的内心快乐,不必去理会那些外在的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失意的无奈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对于清廉政治的追求。
这首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