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阑干白石除,虚堂潇洒聚书图。
窗明昼可窥蚊睫,檐静时闻噪雀雏。
凉吹东南生砌竹,繁阴朝夕在庭梧。
主人襟量清如水,此段幽佳称得无。

【译文】

碧玉栏杆白色的石阶,虚堂潇洒地聚集着书籍。

窗明可以窥见苍蝇的睫毛,檐静时听到鸟巢里的雏雀鸣叫。

从东南方向吹来凉风,在砌竹上形成阵阵凉意;繁密的树阴在庭院中始终存在。

主人胸怀像水一样清澄透明,这段幽雅的环境真是无以伦比。

【注释】

和中夏清虚堂:指诗人与好友王士祺在济南的住所。和,通“合”。中夏,夏季。

碧玉阑干:用碧玉装饰的栏杆。阑干即横木或短墙。

白石除:白石铺成的台阶。

虚堂:空旷的厅堂。

窗明昼可窥蚊睫:明亮的窗子白天可以看见蚊子的睫毛。

檐静时闻噪雀雏:安静的时候,能听见麻雀的鸣叫声。

生砌竹:吹来的凉风使砌砖上的竹叶发出沙沙声。

繁阴朝夕在庭梧:浓密的树荫在庭院里早晚都存在。

主人襟量清如水:主人心胸宽广,清澈如同清水。

此段幽佳称得无:这里的景色真称得上优美无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济南夏日景色的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室内之景,后半部分写室外之景,两处景致虽不同,但都有“清”字相贯。首联“碧玉阑干白石除,虚堂潇洒聚书图”,描绘的是夏日书房的景象。碧玉栏干,洁白的台阶,空旷的书堂,一切都显得很清爽、很雅致。“窗明昼可窥蚊睫,檐静时闻噪雀雏”,这两句则进一步描写室内外之景。窗外的阳光明媚,可以看见蚊子的睫毛;室内安静,可以听见麻雀的叫声。

第二联“凉吹东南生砌竹,繁阴朝夕在庭梧”,写的是室外之景。凉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早晨,茂密的树叶遮挡了阳光,使得院中的梧桐树下形成了一片阴凉。这里既有动的描写,又有静的描写,动静结合,生动形象。

第三联“主人襟量清如水,此段幽佳称得无”,这是全诗的高潮。“主人”指的是作者自己,“襟量”即气度、胸怀。整首诗都是写景,但到了最后一句才点出人。作者赞美自己的胸怀宽广,清澈清明,能够包容一切,就像这优美的环境一样,没有一点瑕疵。

整首诗语言清新淡雅,意境深远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