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郡萧萧草木秋,牙城北出上扁舟。
乔林有隙山微见,曲岸无风水自流。
竹色雅如侵筦研,鸟声时似劝觥筹。
勿咍吏役能拘束,酒兴诗肠亦自由。
姑熟州宅后泛舟清饮
古郡萧萧草木秋,牙城北出上扁舟。
乔林有隙山微见,曲岸无风水自流。
竹色雅如侵筦研,鸟声时似劝觥筹。
勿咍吏役能拘束,酒兴诗肠亦自由。
注释:
姑熟州宅后泛舟清饮:在姑熟州府的宅邸后面泛舟饮酒。姑熟州,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境内。
古郡萧萧草木秋,牙城北出上扁舟。
乔林有隙山微见,曲岸无风水自流。
竹色雅如侵筦研,鸟声时似劝觥筹。
勿咍吏役能拘束,酒兴诗肠亦自由。
注释:
古郡萧萧草木秋,牙城北出上扁舟。乔林有隙山微见,曲岸无风水自流。竹色雅如侵筦研,鸟声时似劝觥筹。勿咍吏役能拘束,酒兴诗肠亦自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故乡姑熟州府的一次游宴之作。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非常熟悉,他能够在游宴之中,与朋友们畅享美酒佳肴,欣赏自然美景,抒发内心情感。
首句“古郡萧萧草木秋”,以“古郡”开头,点出了地点是姑熟州府,同时也暗示了时间是秋天。这里的“萧萧”形容草木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次句“牙城北出上扁舟”,则进一步描绘了游宴的场景。诗人站在牙城的北边,登上了一艘扁舟,准备前往目的地进行游宴。这里的“上扁舟”形象地描绘了扁舟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游宴的期待。
接下来的句子“乔林有隙山微见,曲岸无风水自流”继续描绘了游宴中的自然景观。诗人在游宴过程中,看到了乔木丛生的树林和露出山峦的空隙,以及弯曲的河岸上没有阻碍流水的障碍物,让水流自然流动。这些自然景色的描写,既衬托了游宴的环境之美,又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接下来的两句“竹色雅如侵筦研,鸟声时似劝觥筹”则转向了游宴中的其他元素。诗人发现竹林的色彩优雅,仿佛渗入了管乐器的音色;而鸟儿的叫声时而如同在劝酒劝饮。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丰富了游宴的内容,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的两句“勿咍吏役能拘束,酒兴诗肠亦自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束缚和自由的感慨。他不希望官员们的约束和拘束影响到自己的兴致,同时也希望在游宴中能够尽情享受美酒和诗歌带来的自由快乐。这里的“自由”一词,既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的自由追求,也反映了他对官场束缚的反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游宴的场景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向往自由的情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审美情趣,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