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别都门四见春,悠悠吴越断音尘。
尔来虽幸官居近,所得唯蒙手翰频。
折桂交游三纪外,系匏踪迹两溪滨。
未能把酒论离阔,聊寄篇章托去鳞。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和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寄陈安道同年”,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逐句解释,在解释诗句的时候要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最后还要对诗歌的情感、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

“执别都门四见春,悠悠吴越断音尘。”意思是:分别之时,我握着你的手,分别都城四度春天,我们彼此间相隔千里,音信已断绝了。

“尔来虽幸官居近,所得唯蒙手翰频。”“尔来”指你来说。“幸”是幸运的意思。“近”是亲近,接近的意思。“得”是得到的意思。“唯蒙”是只有的意思。“手翰”是书信的代称。“频”是频频的意思。“得蒙手翰频”的意思是:你来到这里,虽然很幸运能够接近,但能得到你频频传来的书信。

“折桂交游三纪外,系匏踪迹两溪滨。”“折桂”是科举考试高中的意思。“两溪”是两个水沟的意思。“系匏”是把葫芦系在树上,比喻隐居。“踪迹两溪滨”的意思是:自从你离开后已有三年多的时间,我们两人像悬挂在树上的葫芦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

“未能把酒论离阔,聊寄篇章托去鳞。”“把酒”是举杯饮酒的意思。“论”是谈论的意思。“离阔”是离别之广的意思。“聊寄”是姑且寄寓的意思。“去鳞”是去掉鱼鳞的意思。“篇”是诗文的意思。“去鳞”是指诗文。“聊寄篇章托去鳞”的意思是:不能举杯喝酒来谈一谈离别的阔远,只能姑且寄寓着诗文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答案】

(1)别离之词

“执别都门四见春”写出诗人与友人分离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悠悠吴越断音尘”写出了诗人与好友相别后的思乡怀人之情。

(2)抒发思念之情

“尔来虽幸官居近,所得唯蒙手翰频”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自己虽有幸能接近对方,却只见对方来信不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抒发仕途失意之苦

“折桂交游三纪外”,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已过去很久,而自己仍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感到失意的痛苦心情。

(4)抒发隐居生活之乐

“系匏踪迹两溪滨”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过着隐居的生活,过着田园生活,远离了官场,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愉悦之情。

(5)抒发思念之苦

“未能把酒论离阔,聊寄篇章托去鳞。”写诗人不能同友人一起举杯痛饮,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赏析:

《寄陈安道同年》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律。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分别时的情景,二联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写隐居生活之乐,尾联写不能同朋友一起欢聚畅饮,只能寄诗寄托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