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持节使巴夔,今日飘然受代归。
去棹勇争江水急,前旌遥趁峡云飞。
陟明伫听跻华贯,荣觐应欣着彩衣。
肯记天涯留咏处,翠岩幽洞亦几稀。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宋茂宗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他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一、首联

  • 三年持节使巴夔:三年前,你手持节杖出使巴渝(今重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作为地方官员,肩负重任。
  • 今日飘然受代归:今天,你因年高体弱,被朝廷调回京城,准备退休了,这是一件令人感慨的事情。
  • 注释:这里的“节”是指古代官员所持的符节;“巴夔”指的是巴渝和夔州,即今天的重庆市和湖北省的奉节县一带。

二、颔联

  • 去棹勇争江水急:你要离开的时候,船桨奋力划动,想要赶得上湍急的江水。
  • 前旌遥趁峡云飞:前面的旗帜在云雾中飞扬,似乎要追赶着峡中的风。
  • 注释:这里的“棹”是指船桨;“前旌”指的是前面的旗帜;“峡云飞”可能是指峡谷中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飘渺、梦幻的感觉。

三、颈联

  • 陟明伫听跻华贯:登上高处,静候着你的脚步声,仿佛听到了你晋升的消息。
  • 荣觐应欣著彩衣:你荣耀地归来,应该穿着华丽的衣服,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美。
  • 注释:这里的“陟明”可能是指站在高处;“跻华贯”可能是指晋升到高位,得到荣誉;“著彩衣”则是指穿上华丽衣服,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荣耀。

四、尾联

  • 肯记天涯留咏处:请不要忘记你在天涯(这里指远方)留下的咏叹之地。
  • 翠岩幽洞亦几稀:那些青山绿水的秘境也变得稀少了,提醒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
  • 注释:这里的“肯记”意为请记得;“天涯留咏处”可能是指你在旅途中曾经吟咏的地方;“翠岩幽洞”则是形容山中的景色美丽而幽深;“亦几稀”则是指这些美景现在已经变得稀少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宋茂宗离任时的描写,以及对他的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友谊和对其未来生活的期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对友人离别时刻的细腻描绘,又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